课题:《疏密的花纹》
教材: 上教版 课时: 1课时 类型: 造型表现
班级: 三年级 执教:董之琳 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用线条装饰的画”共有三节课,单元教学目标为:通过画与贴的组合,尝试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及疏密的练习,初步学会用线来装饰的画面,感受装饰美。第一课《画与贴的组合》引导学生学习用疏密的线条组成纹理并与大小色块有机组合为装饰画的方法。第二课《赛龙舟》在学会表现划船人物侧面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线条装饰画面,第三课《疏密的花纹》指导学生学会运用长短、曲直等各种线条表现装饰性服饰。本课教学内容源于《疏密的花纹》所延伸拓展出来的一节课。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有花纹的物体,了解物体的纹理有疏密的变化。学会运用有疏密对比、粗细变化的线条和图形进行组合,形成花纹。本课程将巩固并加深学生对装饰艺术形式美感的认识。
学情分析:
教材中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虽侧重装饰美感,然而装饰设计的本源来自于生活。依据罗恩菲德的研究,9-10岁的孩子正处于理智萌芽的阶段,单纯近似涂鸦的花纹设计已难满足他们追求绘画中“形神皆似”之心。若能抓住此时机引导学生以观察为依据,从大自然中发现细微之处蕴藏的纹理之美,以形式美的法则为标准进而探究美的规律,并运用适当的艺术技能表达或再造美的感受,是为学生打通了从提炼花纹到组合运用花纹的一条经脉,应能予学生掌握在今后的美术学习中又一种有效的学习之法。
技能基础-----已了解花纹有疏密之分,能运用双头记号笔设计绘制不同粗细及疏密的花纹
心理基础-----激发学生主动创作的兴趣,直接用记号笔在民族服装上添加花纹可能会有畏难情绪,教师需要反复引导学生大胆的去尝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服装花纹的装饰性作用,学会运用长短,曲直等线条和图形的组合表现有疏密变化的服饰花纹。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点线组合的多样性纹理,提升学生明锐的观察力,在欣赏,交流与描绘的过程中,学习用长短,曲直等线条和图形的组合进行服饰装饰表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民族服饰不同的纹理,感受花纹的装饰美,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长短,曲直的线条与图形的组合绘制成装饰性衣饰。
教学难点: 有疏密对比,粗细变化。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为服装添加花纹。
作业要求: (1)能用长短,曲直,有变化的疏密线条与图形的组合表现服装的装饰性。
(2)花纹有疏密变化,粗细对比。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铅笔,勾线笔,橡皮、彩笔等
教具:范作、优秀儿童画作品、ppt课件等
学习资源:教师范画,纹理图片,花纹细节图
教学技术:课堂示范,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欣赏与比较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照片,了解线条的多样性。
。
。
:疏到极致就是白,密到极致就是黑
课题:《疏密的花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