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
金鹤中学 教师:姚艳烨
班级:九(2)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从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角度来理解产生的原因。
(2)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现象,并在化学计算方面进行初步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通过比较、研讨获得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精神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研究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二、教学用品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大理石、稀盐酸
仪器:锥形瓶、电子天平、试管、塑料瓶
媒体:PPT课件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引用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对话
问:聪明的福尔摩斯的方法正确吗?
聆听
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实验Ⅰ
1、实验:称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
2、引导并分析:实验前质量、实验后质量、实验前后质量比较
3、得出结论:m(NaOH)+m(CuSO4)=m(Na2SO4)+m(Cu(OH)2)
动手实验
记录数据
学生回答
使学生明确探究方向。
体会探究实验的乐趣。
引出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关键词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判断
①10g水变成10g水蒸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②N2+3H2=2NH3,1体积氮气和3体积氢气反应生成4体积氨气
③3g碳和8gO2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11g二氧化碳。
朗读定义
聆听
学生回答
探究实验
II
1、实验: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称量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
2、分析两种装置测得数据不一样的原因
思考质量不守恒的原因
4、得出:生成了气体、水蒸气等,或者有气体参加反应。如果将气体的质量计入,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就相等了。
5、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①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是为什么?
②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了,这是为什么?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
学生讨论并回答
记录结论
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寻找根源
1、问:为什么参
质量守恒定律[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