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课题:长方体、正方体(书34、35页)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的,重点是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长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难点是会数正方体的12条棱分成3组,有规律的数理解每一组棱的长度与长、宽、高的关系。教学时,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交流的空间,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2、认识面、棱、顶点及长、宽、高、棱长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长
教学难点
会数正方体的12条棱分成3组,有规律的数,理解每一组棱的长度与长、宽、高的关系。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方法
小组学习法
预习作业
1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什么叫长方体的棱,长宽高是怎么规定的?正方体呢?
课前准备
课前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的物体(或是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子。
教学过程
教学版块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建议
第一版块:检查或铺垫,融入课堂阶段
(5分钟)
第二版块:
自主+合作,探索尝试阶段
(15分钟)
一、谈话引入
1、出示实物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
师:同学们请看,这些物体你们认识吗?你能从中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吗?生汇报,教师进行分类。
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生:墨水瓶……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生:牙膏盒的形状是长方体,骰子的形状是正方体的。
生:……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面、顶点、棱的特征。
指出面、棱和顶点。
师:生活中这样的物体有很多,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像老师这样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指名发言要更多倾向于学困生。
生:上面有平平的面,还有边和尖尖的角。
师:这个平平的面我们就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之间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称)教师板书。
拿出正方体物体:你们指出面、棱和顶点吗?(学生没有的可让学生看老师的到前面来指)
再让学生指一指长方体的 面的特征。
师:数一数长方体有几 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么数的?这些面有多少特征?
生:长方体有6个面、正方体有6个面。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数)
生:……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