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于永正“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这个看法我是早就有了的, 而且好多人都这样认为。以前只是觉得大家都明白, 无须多说, 所以没写。近来听了不少课, 又读了报刊上发表的一些文章, 才觉得有必要把这个问题说一说。因为这个结论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所以还是让实践来说明这个问题吧。一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语文的高考成绩总不尽如人意。李希贵先生出任校长后,实施了一个名叫“语文实验室计划”。“计划”规定: 高中的每星期的六节语文课, 两节由老师讲, 四节放手让学生读书(包括读课外书) 。老师只讲教材的精彩之处,表达的方法和语文知识。一位教高一的语文老师大不以为然, 悄悄推开教室门, 对读书的学生说:“别听李校长那一套,不讲怎么行呢? ”于是又讲起来。此事被李校长知道了, 于是他请高一的老师, 出一张语文试卷, 让他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和读初中一年级的侄女也参加这次高中一年级的统考。结果, 李的儿子考了 83分, 侄女考了 84分, 均高于平均分( 那次考试的平均分是 80 点几)。李校长笑问:“我们讲了那么多, 有用吗? ”老师们默然。这项计划实施以后, 高密一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幅度提升, 彻底改变了高考时语文成绩低迷的局面。精讲, 多读, 居然就成了! 教语文是不是很简单? 二也许有人会说,这个例子没有典型意义,高中生具有自学能力, 当然可以这样做了。好, 我们再举一个一所普通小学的一个普通班的例子吧。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的中学老师们经常抱怨说, 中学教育质量之所以不高, 是因为小学老师没有教好。小学老师当然不认账——你们怎么把责任推到我们小学老师身上来了?为什么不从自身找原因呢? 1997 年,丰满区教育局决定全区小学毕业班来一次统考,看看小学的教学质量究竟怎么样。这一考不要紧, 考出了个令人注目又令人吃惊的问题——全区 3000 多名毕业生, 语文前 17 名的学生都是区第二实验小学杨巧云老师班上的, 而且, 班里的其它学生排名也很靠前! 而且, 该班数学成绩也不错。杨巧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 她平时几乎没上过什么公开课! 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人, 怎么能教出语文成绩这么优秀的学生?匪夷所思! 这件事惊动了省教研室的邓治安主任。这位全国有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带人到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去调研, 看看杨巧云是怎么教语文的。杨巧云老师说: 六年来, 她只抓了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但要坚持写。别的家庭作业基本上没有。她拿出保留的一部分同学写的日记给邓治安主任看。学生写的日记,从篇幅上看,有长有短, 长到几百个字, 上千字, 短到只有一、两句话。从内容上看, 包罗万象,有记事的,有状物的,有议论的,也有写读书心得的。有一位学生写的一篇《论关羽》,让邓老师大为惊叹!学生写道:关羽忠义固然可嘉, 但他胸无全局, 以至于把刘备的事业葬送了。日记中, 学生把关羽哪里忠义, 哪里胸无全局, 写得详详尽尽。一篇日记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 在这个班里, 日记只是一种形式。许多日记有题目, 实际上是“作文”。我对邓老师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杨老师的课可能上得没有什么‘彩’,但她按照学语文的规律去教了。六年来,她坚持引导学生读书、作文,使学生养成了读写的习惯,这是最大的彩!”邓老师接着说:“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于永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