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黑天鹅》中妮娜的心理学分析.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黑天鹅》中妮娜的心理学分析
摘要:自佛洛依德创建精神分析心理学以来,心理学对电影艺术正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2010年,阿伦诺夫斯基导演的,并且作为第67届威尼斯影节的首映影片《黑天鹅》便是一例。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年轻的芭蕾舞演员因为不堪精神的重负走向自杀的故事。展现了女主人公妮娜因出演歌剧中白天鹅与白天鹅两个角色,前前后后其内心出现的种种恐怖幻象和癫狂蜕变的经过。本文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从影片中人物的性格分析入手,解析女主人公性格蜕变和悲剧产生的根源。同时,针对电影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挽救更多悲剧,实现人的和谐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黑天鹅》;妮娜;心理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对心理问题的众多研究也促使心理学取得迅速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体现在生理方面,更要体现在心理方面。2010年,导演阿伦诺夫斯基的新作《黑天鹅》就是一部关于芭蕾舞歌剧的心理惊悚片,演绎了一位舞蹈演员为追求一个角色,不堪承受过重压力,精神崩溃乃至死亡的故事,其背后映射的则是人类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问题。
一、影片简介
故事以纽约剧团要重拍《天鹅湖》为开篇,女主角妮娜是生活在纽约的一个芭蕾舞演员,和她的同行一样,妮娜这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芭蕾舞。她和自己固执的妈妈艾瑞卡住在一起。导演托马斯也准备替换掉原先的首席芭蕾舞演员选择。现在妮娜有了一个竞争对手:一个叫做莉莉的芭蕾舞演员,所以妮娜是角色的第一选择,但不是唯一。因为《天鹅湖》是一部对演员要求极高的芭蕾舞剧,女主演既要能扮演纯洁、高尚、善良的白天鹅,还要能扮演邪恶、凶线、狡诈的黑天鹅。

妮娜试演了白天鹅,她的表演技巧相当完美,打动了导演;但导演相当不满意妮娜在饰演黑天鹅时候无法传递出黑天鹅身上诱惑、邪恶的特质。而与此同时,莉莉饰演的黑天鹅却获得了众人的赞赏。故事由此在极大的张力下拉开了帷幕,整部影片描述了妮娜为了饰演好黑天鹅的内心痛苦与挣扎,蜕变过程里,她的白天鹅表演的无可挑剔,但是在各种强大的心理暗示中,她似乎也滑向了黑天鹅的角色……
二、 妮娜的成长蜕变过程
弗洛伊德的依恋学说告诉我们儿童时期的“依恋”是否满足和是否安全在之后的人生中扮演的角色重要至极。妮娜的母亲在28岁生下她并被迫从芭蕾剧团退役,作为单亲努力抚养妮娜使其成为一流的芭蕾舞者。在母亲的眼中只有取得领舞的资格才能证明成功。她限制妮娜的吃食,外出的时间,指甲的长度,人际交往等。同时妮娜遵从母亲的意愿,承担母亲的梦想,因而她亦觉得成为新的《天鹅湖》公演的领舞才是让母亲宽慰的途径。可想而知,母亲在竞争激烈的面前既是不能抵消的驱使因素,也是内在本质人格和情绪不容忽视的的来源。这样的抚养关系也可以想象,在幼年时候妮娜和母亲的关系便是母亲用压力和期许来引导或者是纠正她的的前行方向,不能走岔路,不能反抗,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情绪,否则,便会如同在她让妮娜吃蛋糕一样坚持执拗。影片中有几幕画面是妮娜梦见或者是恍惚看到母亲的画作――那些面带浮光,拥有诡异表情的面部肖像――伴随的音乐是沉重而惊悚的,气氛也是昏暗静默的。

《黑天鹅》中妮娜的心理学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露露二天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08-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