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克和千克》教学实录.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克和千克》教学实录
D
师:这5袋物品虽然不同,堆的大小也不一样,但他们的重量是相同的,都是1千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1公斤(板书:1千克)
师:现在我们每人轮流拎一拎、掂一掂,试一试这1千克的感觉,各小组也可以交换物品试一试。(学生很有兴致地掂物品,感知1千克)
(2)小组活动,感受几千克:
师:请坐好,刚刚我们感觉了1千克的重量,想想手中的感觉,好了,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每一组的桌上都有一袋大米,一捆本子,我们不用称的办法,就用你的手掂一掂,拎一拎,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重?看谁估的比较准?
(学生掂后指名说)
生1:我估计这捆书有4千克。
生2:我估计这袋米有8千克。
---------
师:到底谁估的最准确?那就需要验证!请看要求:(课件打出活动要求)
1、称一称(注意轻拿轻放)。
2、把称量结果小组长写在包装袋的标签上。
3、称完后,互相掂一掂,说说重量。
学生活动,师巡视指导称量.
学生汇报称量结果:
一袋米5千克、一捆书3千克、一捆本子2千克
师:除了我们刚才称的这些物品,生活还有许多物品也是用千克做单位的,你能例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1:一袋面粉10千克。
生2:我的体重30千克。
师:刚才有的同学例举了自己的体重,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的体重吗?(一些同学喊知道一些同学喊不知道)。
师:哦,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没关系,这样吧,每个小组我都给准备了一台人体秤,不知道的抓紧时间称一称,知道的帮着看一下,看哪个小组称的又快又准。(学生称量体重并汇报交流)
[评析:感受1千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猜一猜引发争论,然后及时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探索的学习氛围,小组内展开自己动手反复掂一掂、拎一拎,最后称一称的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建立了1千克的重量概念后,再通过猜一猜,拎一拎,称一称再掂一掂的过程,感受2千克、3千克、5千克,使知识进一步得到内化和升华。]
2、认识克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桌上物品轻轻放在地上,小组长请把你们组的学具盒拿到桌上放好,(出示2分硬币)这是一枚2分硬币,现在每个小组也从盒中找出一枚2分硬币,把它轻轻放在盘称的托盘里,称称它是多少千克?(生称量,并小声议论)怎么了?
生1:没有变化。
生2:称不出来。
师:看来,它实在太轻了,用盘称很难称出它的重量。那我们就换一种更
精密的仪器-----天平来称量它,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这是一台调节好的天平,这是砝码,砝码的重量是以克为单位的(点击出现g),g是克的英文缩写(板书:g)这个最小的砝码重1克,这个重2克。还有其他一些重量不等的砝码。现在我们来称这枚2分硬币的重量(课件演示):把2分硬币轻轻放在天平的左盘里,你发现了什么?(天平歪了)
再用镊子夹一颗标有一克的砝码放入右盘,你又发现了什么?(天平两边一样平了)天平恢复平衡,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1枚2分硬币重1克。
(1)掂一掂,感知一克。
师:非常正确,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一克。请每人找一枚2分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互相说说什么感觉?
生:很轻!
师:噢,很轻,怎么个轻法?(学生纷纷说:象羽毛一样;特别轻;几乎没感觉;-------)
师:不是没感觉,

《克和千克》教学实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16581885
  • 文件大小5.12 MB
  • 时间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