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西泮在产程潜伏期延长效果中的观察及护理.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西泮在产程潜伏期延长效果中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临床上往往忽视对潜伏期的严密观察,常常把原发性宫缩乏力误认为假临产而盲目等待,以至于潜伏期延长,增加抛宫产的发生率。而潜伏期延长与产妇宫颈成熟度和精神因素有关,预防潜伏期延长的关键在于重视对潜伏期的观察,及时给予药物纠正。临床上地西泮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产程潜伏延长期、地西泮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090-01一、 药物作用及机制
地西泮具有镇静、安神作用。地西泮脂溶性高,静注后迅速进入脑组织,很快出现中枢神经轻度抑制作用,而减轻产妇由于强烈宫缩对大脑皮层的不良影响,产妇临产时由于情绪紧张、疲惫、恐惧等增加了体内儿茶酚胺分泌,而儿茶酚胺有抑制宫缩的作用,地西泮则可减少产妇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并有助于子宫收缩。地西泮在体内一部分转化为有活性的去甲羟基,大部分随尿排出,故消退亦快。
地西泮还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能选择性地使子宫颈肌纤维松弛,不影响子宫收缩,不增加产后出血量,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孕晚期宫颈结缔组织的胶原弹性蛋白及氨基葡萄糖聚多糖等成分逐渐降解,降解越好,宫颈愈软,宫口就愈松,阻力愈小,反之宫颈不成熟,弹性差,宫颈痉挛则影响宫颈扩张。而地西泮能在短时间内解除宫颈痉挛,具有松弛宫颈平滑肌的作用。

地西泮可降低母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使子宫血管张力下降,从而改善子宫的血循环,增加对胎儿的供氧。
二、 临床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显示,在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诊断潜伏期延长患者199例。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108例用地西泮治疗作为实验组,91例未用药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初产妇单胎头位、排除头盆不称、无胎儿宫内窘迫者,均可静推地西泮。凡估计胎儿在4小时内娩出者禁用。
实验组产妇瞩其排空膀胱后入待产室,给予胎儿监护20分钟,有反应者,静脉缓慢推注10毫升地西泮,再左侧卧位;对照组产妇不采取措施,任其分娩。
三、 结果
两组的分娩方式、第一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的比较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两组自然分娩与剖宫产有显著差异()。
四、 讨论
地西泮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的作用,临产的产妇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及宫缩疼痛,表现为睡眠差、进食少,精神疲惫而导致宫缩乏力。此时产妇宫口不开或停滞,造成潜伏期延长。推注地西泮,可抑制神经系统作用而减轻产妇因宫缩时大脑皮层的不良刺激,消除紧张情绪,产妇很快入睡,缓解疲乏状态,同时减少体内茶酚胺释放,加强宫缩,加速产程,使产妇顺利分娩。

同时,地西泮具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宫颈成熟度差的产妇,即使宫缩较强,也由于宫颈质硬、厚而使宫颈扩张极为缓慢,特别是在潜伏期尤为明显。因此,产妇极易产生烦躁情绪而大喊大叫,要求剖宫产。10毫升地西泮缓慢静推,可使药物短时间内集

地西泮在产程潜伏期延长效果中的观察及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酷酷誉为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8-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