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㈠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商、周
原始农业
农作物
耕作技术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石刀、石斧、耒耜
青铜农具, 石器木器骨器为主
刀耕火种
排水、沤肥
除草、治虫
南稻北粟
粟、稻、黍、稷、麦(五谷)桑、麻等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②植主畜辅
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1、起源:
2、表现:
3、意义:
4、特点:
2
耕作方式
耕作技术
耕作制度
水利灌溉
春秋战国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明清
铁犁牛耕
垄作法
都江堰
耦犁、犁壁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代田法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曲辕犁
犁评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㈡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请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面表格。
耧车
一年一熟
(完善)
3
——小农经济
条件
(原因)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形成
时间:春秋战国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③自给自足 ④精耕细作
特点
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分散性
封闭性
4
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1 生产力——铁器牛耕推广
2 劳动者——拥有一定生产资料,提高生产积极性
3 技术——精耕细作技术提高
4 政策——统治者的重农政策
制约小农经济发展因素(不利条件)
1 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灾能力薄弱
2 统治者腐朽的统治,沉重剥削
落后性
5
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本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
但其性质又不同,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探究三: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是不是小农经济?
6
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
以铁犁牛耕为主;
精耕细作;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1)农业起源:
(2)内部分工:
(3)耕作方式:
(4)耕作技术:
(5)基本模式:
(6)土地制度: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7
1.(2012年海南卷历史,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D
8
2.(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B
9
3.(2010·浙江文综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4.(2009全国文综一)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B
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
D
10
专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