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母亲留下的记忆.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母亲留下的记忆
有一句古话说“父母的心在儿女的身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我原来不懂其中蕴涵的深意,只是认为那是老一辈讥笑小一辈的一句风凉话。而今自己做了人之父,防领略了其中的意味,于是常常怀念起我的母亲。
  母亲在我十六岁那年去世了,享年只有五十六岁。当时因为小的缘故,我哭都没有多哭。送葬的那天,正好期中考试,父亲又叫我和弟弟上学去了,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上。现在想来非常懊悔:眼泪都到哪去了?
  母亲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姐弟四人,她是是家中的老大。,她十三岁的时候外祖母去世了就开始当家,做饭、洗衣服、照顾弟妹,有时还要抓药、伺候病人。十七岁嫁到我们家。父亲也是家中的老大,在酒泉国民党空军站当文书。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家外的事都是她一人挑。当时是两边的家她都要管,两边跑。母亲后来说“那时把我忙坏了!”
  母亲长的并不漂亮。头发不多,盘在头顶打一畿,浓浓的眉毛中间有两颗黑痣,双眼皮,国字型的脸,常穿一身黑布大襟衣服,小脚,走起路来像圆规一摇一晃的不稳当。
  母亲自我懂事起就不参加队里的劳动了,专门做家务。据她讲在解放初期,她是队里女人里面最能干的一个,一年里挣的工分最多,每年受表扬,只是由于成分高,没有的上劳模怪可惜的。
  母亲做人很谨慎。对人说话从不高言低语,更不背后说人的坏话。我们兄弟谁在外面惹了祸,别人找上门来,都是她向人家赔礼道歉、说好话。人走后,才教育我们怎样与人相处,怎样搞好团结。并告诉我们“人活一世,不能斤斤计较,要学会宽容。”“忍一忍海阔天空,让一让万事皆息。”
  母亲很勤劳。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来,先是打扫房间,把东西摆擦干净,摆放整齐;然后挤牛奶,烧茶、烙饼,等我们吃了,收拾完餐饮,又开始喂猪,到地头去拔草。晚上不是给我们缝缝补补,就是给我们做鞋、打毛裤,从不见她闲着,直到我们都进入了梦乡。
  母亲很关心我们的学习。除了每天给我们兄弟早早准备好干粮、书包外,还每天陪我们读书、写字、背书。她一边干活,一边看着我们学习,有时还问我们一些学校的事,但她从不问我们考了多少分。如果我们考了第一向她汇报,她总是笑一笑说“我知道你们兄弟都是好样的,从不会落后的!”其实我们知道,母亲这时心里很高兴,只是不说罢了。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走进中专、大学的校门的。
  母亲生活很节俭。在她的有生之年,我没有见过她穿过好一点的布料,没有见过她穿过一双皮鞋,没有擦过一次好一点的淖脸油。平时有一点好吃的,虽然自己在做饭,都舍不得吃,不是省给父亲就是省给我们。她说“我在代孕也家闲着,你们都很苦,吃了好挣钱、上学。”队里来了照相的,家人都劝她去照一张像,她都不去,说什么“我又没像,照了难看。”让她去县城转转,她也不去,还振振有辞“我没事,跑去干什么?”即便是有病,也不去看,自己弄一点土方子,吃了了事。为此父亲没和她少争嘴,但最后都是母亲赢。当时家境的贫寒,子女的众多,经济的拮据,物资的匮乏,地域的偏僻,只能是这样的结果。
  1980年父亲平反,我们回到了老家。十一月初六的晚上吃过晚饭,母亲收拾完餐具,烙完了饼,刚睡下,二嫂就跑来喊我们说“妈不行了!”等我们手忙脚乱的把她送往医院,她已经停止了呼吸。
  现在想起来这些往事,一直是我们心头的痛。母亲啊,您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您还

母亲留下的记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1-08-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