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读书笔记
D
这样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对个人作业的详细检查,确定出完成某项工作的最佳时间。有了这种信息,管理者就可以判断出工人是否干得很出色。
(三)标准化原理
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要想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环境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这是因为,只有实行标准化,才能使工人使用更有效的工具,采用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使工人在标准设备、标准条件下工作,才能对其工作成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衡量。
方法就是把工人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传统的技巧归纳整理并结合起来,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其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将其标准化,这样就形成了科学的方法。用这一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进行合理搭配,同时对机器安排、环境因素等进行改进,消除种种不合理的因素,把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四)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组织管理)
泰勒主张要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并在企业设立专门的计划机构。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际是把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设置专门的计划部门,实际是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让资方承担管理职责,让工人承担执行职责。
具体说来,计划部门要从事全部的计划工作并对工人发布命令,其主要任务是:(1)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此作为确定定额和操作方法的依据。(2)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和工具。(3)拟订计划并发布指令和命令。(4)把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等工作。在现场,工人或工头则从事执行的职能,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的指示,使用规定的标准工具,从事实际操作。泰勒将分工理论进一步拓展到管理领域,使得管理思想的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四、案例分析
(一)铁锹实验
早先工厂里工人干活是自己带铲子。铲子的大小也就各不相同,而且铲不同的原料时用的都是相同的工具,那么在铲煤沙时重量如果合适的话,在铲铁砂时就过重了。泰勒研究发现每个工人的平均负荷是21磅,后来他就不让工人自己带工具了,而是准备了一些不同的铲子,每种铲子只适合铲特定的物料,这使工人的每铲负荷都达到了21磅。同时他还设计了一种有两种标号的卡片,一张说明工人在工具房所领到的工具和该在什么地方干活,另一张说明他前一天的工作情况,上面记载着干活的收入。将不同的工具分给不同的工人,就要进行事先的计划,要有人对这项工作专门负责,需要增加管理人员,但是尽管这样,工厂也是受益很大的,据说这一项变革可为工厂每年节约8万美元。
泰勒因这项实验提出了新的构想:将实验的手段引进经营管理领域。计划和执行分离。标准化管理,是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
四、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在企业中得到广泛传播和实践,使得许多企业生产效率成倍提高。它的许多效率措施至今还被人们广泛使用,科学管理的影响还随处可见。泰勒借助技术手段进行标准化、计量化作业管理,这在现代企业中都不过时。现在企业实行的目标管理、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ISO系列标准认定、计量化管理等等,都有科学管理的影子或者说是科学管理的翻版或者精华版。
泰勒在美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美国的经济
《科学管理》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