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 环境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环境不仅向人类提供维持生存的物质,同时也提供了人类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发展的机会。人类同时也在通过自己的劳动利用环境,创造物质财富, 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不断地创造和改善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空间。它是指主体以外的且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生存条件的各种实体或社会因素。?环境是一个及其广泛的概念,它不能孤立存在,总是相对于某一个中心而言。不同的中心相应有不同的环境范畴。?普通人群:环境应该是让人赏心悦目的景观。例如:蓝天白云、碧水长流的自然风景。如果针对居住环境而言,应该是符合卫生要求。此外,还应具备必要的生活配套条件,例如,学校、商场、公共休闲的绿地或公园、交通方便等。?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政府人员:环境的概念应该是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本法所称环境, 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环境科学家: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我们要以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环境。在环境科学里,人是中心事物,环境主要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即作用在人这一中心客体上的、一切外界事物和力量的总和。不同群体对环境的认识 环境问题概况地说,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按照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主要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原生环境问题 1976 年7月 28 日,那一个黑色的可怕瞬间……一场人类史上堪为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的头上:转眼间唐山市区变成一片废墟, 242419 人丧生(包括天津等受灾区), 36 万多人受重伤, 70 万多人受轻伤, 15886 户家庭解体, 7821 个妻子失去丈夫, 8047 个丈夫失去了妻子, 3817 人成为截瘫患者, 25061 人肢体残废,遗留下孤寡老人 3675 位, 孤儿 4204 人,数十万和平居民转眼变成失去家园的难民,全国人民被投入到巨大的悲痛之中。唐山大地震后被震弯的铁路原生环境问题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当地时间 2004 年 12 月26日上午8时发生里氏8 .5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波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最后报道遇难者超过 15 万人。
环境工程1044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