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例1、做一做及练习一第1、2题。【学情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本节课内容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编排的。从知识方面来讲,学生有了米、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但是,学生对于物体测量的认知只限于整米、整厘米的数,如果不是整厘米数的测量,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这种认知冲突下,学习“毫米的认识”,能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目标】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一把直尺、学生卡一张、光盘一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上学期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要精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用尺子量)
    ?(学生汇报)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
    (课件演示,指生回答)
    ,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厚是多少?(生:1厘米)请同学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的厚的实际长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数学书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生:大约1厘米)
    :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
    ?(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游戏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在活动中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为新知的出现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认识新知
    1、建立1毫米的概念,认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同桌交流)
    (1)很多个1厘米。(0-1、1-2都是1厘米)
    (2)除了厘米刻度外,1厘米中间还有更小的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找一找尺子上面的小格。
    (3)一个小格一个小格地数(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0个小格就是1厘米。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1cm=10mm)。
    (4)考考

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xngqvk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