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二首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重走诗歌作者从构思到成型的创作思路,在探究思路的过程中 了解诗人的特定心意,感受诗句意境,从而在“知识与能力”上有所获得,“过 程与方法”上有所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得到熏陶。
2.再现诗句所创设的景物场景、事物场景、虚拟场景过程中,理解诗句意 思,进入诗句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脉搏,在此基础上探求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 文化的博大精深、价值的核心体系。
3.探索一条古诗教学的全新思路,追求“以诗化人、以诗寓趣、以诗育人、 以诗增智”的理想效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借助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景。 3.背诵古诗,对古诗的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4.学习诗配画,培养积累美文佳句的习惯。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能借助书中注释和资料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再现诗句描写的画面,进入意境,产生情感共鸣,借助想象进行诗 配画。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 表现春天情调的乐曲磁带;
3. 搜集赞美春天的词语、诗句。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能向大家说说你 眼中的春天吗?
2.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 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对它赞不绝口,写了许多 优美的诗篇。听说你们能背许多描写春天的古诗,是 真的吗?敢不敢让老师来考考你们?老师出示图画, 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说出图上画的是哪首诗描写的景 色。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一)观察图画。 1.(展示课件第三屏) 你们觉得这图上画的是哪首诗描写的景色? 2.学生自由发言。
(二)揭示课题。 1.这是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宋代诗人苏 轼为这幅画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惠崇春江晓景》。(展示课件第四屏)板书 课题。 2.齐读课题。
三、熟读古诗,触摸美景
(一)了解作者,读懂课题。 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 合查阅的资料谈谈对苏轼、惠崇的了解? △(展示课件第五屏)简介苏轼。 △(展示课件第六屏)简介惠崇。
(二)初读诗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诗文,读准字音。 提示读诗的要求。 这个环节的设计在 于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 激发其学习兴趣。 这个环节的设计不 仅有利于学生把形象的 图画变成文字描绘的内 容,理解古诗,而且可以 让学生把隐形的思维活 动用诗文的形式外显。 通过资源
1 古诗二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