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8、时间的脚印[8].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8、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教学目标】
,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
,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弄清说明的层次。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弄清说明的层次。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是用什么记录时间的吗?对,是年轮。那你们知道人类有哪些记录时间的方法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一起来看一看时间是怎么留下它的脚印的。(板书课题《时间的脚印》)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三、检查预记为主,并完成基础练习字词音、形1、2题。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分析课文结构,理清作者思路。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概括介绍岩石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部分(5—29自然段):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
第三部分(30—31自然段):说明辨别岩石中留下的“时间的脚印”之难,意义之重大。
五、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问题示例:
1、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订正: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答。
学生快速测览课文后回答,教师明确: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面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凝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
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
3、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讨论后明确:“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4、研讨本文的写作特点。
小组讨论,班级展示,老师点拨。
(1)层次清楚,过渡自然

8、时间的脚印[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403****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1-08-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