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词的内容,感受梅的形象。
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作者情感及品格精神。
抓住本词意象,体会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重点
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抓住意象品读诗词。
教学难点
感受本词意境,揣摩本词炼字之妙。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赏梅)
赏梅
我们先欣赏梅花的图片及相关诗词。除了图片上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写梅的古诗句?
(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北宋王安石《梅花》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4)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警世贤文·勤奋篇》
(6)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梅花,我国的名花之一,具有色、香、姿、韵的外形美和内质美,被视为坚贞高洁、顽强不屈的象征,被历代文人所歌咏。陆游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歌咏梅花的诗词有一百多首。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这首以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咏梅的《卜算子·咏梅》(板书)
2. 解题
卜算子——词牌名
咏梅——歌咏梅花(题目)
作者简介及背景
学生介绍于老师介绍相结合
整体感知(读梅)
字音
节奏情感
,教师指导(抓住“愁”字)
四、品读诗词(品梅)
默读,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词意,不理解处做标记。(
梳理译文
(一)上片
,寂寞开无主。
愁在哪?(驿外、断桥边、寂寞、无主)
清幽绝俗的梅花,却开在郊野的驿,断桥的旁边,人际绝少,备受冷落,默默开放。(齐读本句,读出“愁”)
,更着风和雨。
愁在哪?(黄昏、独自、风、雨)
一株生长在郊外的梅花,无人欣赏,暮色朦胧,它孑然一身,这时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何等处境?何等凄凉?(齐读这句,读出“愁”)
,上片有哪些意象?给你什么感受?有何作用?
意象:驿外断桥(地点)——荒凉 破败
黄昏(时间)——惆怅 萧瑟
风雨(环境)——凄凉 惨淡
感受:处境悲凉(或凄冷伤感、凄惨阴沉)
作用:烘托“愁”
(二)下片
春天,百花争艳,而梅花却不愿意去苦争春,却引来了群芳嫉妒。
,一任群芳妒。
“梅”和“群芳”隐喻什么?
梅:饱经忧患的词人。
群芳:当权的保和派(投降派)
一株孤傲高洁的野梅,寂寞无主,黄昏风雨,又经了哪些挫折?
(1)它受到哪些挫折?(零落、成泥、碾、作尘)
被风雨摧残,纷纷落下来;落花与泥水混合,分不清花和泥;无情的动作踩;梅花被摧残化作灰尘。(,读出“悲凉”)
(2)作者仅仅是写梅花的悲惨命运吗?(借物喻人)
由梅及人,陆游写梅花,就是写自己,梅花是他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