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词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高洁品质。
2、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中托物言志的手法
3、对比阅读,品析两首《卜算子·咏梅》之间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学过哪些陆游的诗歌?
出示明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冬夜读书示子聿(yù)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朗读欣赏
听读、指读、齐读
三、明确咏物诗(词)的概念及特点
咏物诗(词)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
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1)、抓住作者对“物”的描写。
2)、体味作者在“物”中寄托的情感和理想
(注意一些人格化的描写)
3)、常见的表现手法:
拟人、反衬、象征、托物言志
赏析词作
词的上片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赏析意象中蕴含的深意
明确:驿外断桥、黄昏、风和雨
研读思考: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如此的寂寞、愁苦,有何用意?
明确:以梅花自喻,梅花的生长环境与自己的处境相似
知识链接: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dí)一群小人所排挤;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但他的北伐主张失败,皇帝不信任他,投降派打击他,大家都孤立他,感到悲凉寂寞,因此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这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寂寞,愁苦,高洁的词人化身。
词的下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
明确:孤傲高洁、矢志不渝
合作探究: 词中的“梅”、“群芳”的形象各自隐喻什么?
明确:梅:高洁的词人 群芳:当权的投降派
艺术手法
明确:托物言志
概括中心思想
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
拓展连接
他一生中的三件后悔之事: 郁闷,老婆被老娘赶走了;倒霉,仕途被秦桧给毁了;可叹,儿子成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8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