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案[15].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案
一、激情导入
1、有这样一位文人,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他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他是谁?是光照千古的苏轼,世称苏东坡。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在在黄州的心路历程的第一阶段(定惠院阶段)痛苦孤独里写的名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教师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二、诵读,感知意象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全词描绘了哪些意象?
明确:缺月、疏桐、漏断、幽人、孤鸿、寒枝、沙洲。
3、请用一两句话勾勒这首词描绘的画面。
明确:缺月高悬,秋风萧萧,疏桐却更显枯槁。孤鸿被惊起,惊慌高飞,心怀幽恨,却无人能懂;寒林千枝,却不肯栖息;最后,它悲鸣着飞过长江,落在寂寞荒冷的沙洲上。
三、研读,领悟意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走进诗词,我们更要走进诗人的内心。
1、出示写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
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里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多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有二十多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这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慧院月夜感兴之作。
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心情。
2、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
每个意象都那么幽寒清冷,全词笼罩着浓郁的孤独与感伤的气氛
3、“独往来”“缥缈”写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境?
生命的孤独、漂泊无依、孤傲高洁
4、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孤鸿与幽人有何关系?
曹操《短歌行》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苏轼此词化用曹操此意,虽然有乌鹊的凄凉境地,但更多的是面对逆境的自我选择,从而凸显人物内心寂寞中的孤傲孤寂中的奇志,使词人从自怜自叹中升华为另一种人格境界。
孤鸿是作者的自喻,本体是孤独的词人,喻体是高远隐约的孤鸿影,一独一孤,同病相怜。
四、品读,鉴赏评析
1、结合下片词句,说说幽人与孤鸿有哪些共同的处境、心理、志趣?
A.处境:飘零失所,孤独凄冷。词人寓居定慧禅院,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鸿无良木之可栖,只好栖于寂寞冷清的沙洲。
B.心理:“惊”“恨”,心怀幽恨,惊恐不已。乌台诗案,九死一生,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案[1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403****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1-08-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