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生名单: 活动时间: 每周三活动课活动形式: 课内辅导为主, 课外自学为辅; 讲解, 自主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指导思想: 展示数学的神奇智慧和艺术般的魅力,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 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奇妙的数学世界之中。教育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 力争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拓宽他们的思维, 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展示数学的神奇魅力,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 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的海洋。实施措施: 1 、认真备课,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展开教学活动,数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2 、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通过多种形式的动手实践活动, 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4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活动内容及安排: 活动一:巧移小棒( 1 课时) 活动二:按规律填数( 2 课时) 活动三:按规律填图( 1 课时) 活动四:趣谈间隔( 2 课时) 活动五:移多补少( 2 课时) 活动十一:活动总结,表彰优秀( 1 课时) 巧移小棒活动目标: 1 、通过摆一摆、想一想、算一算等活动,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2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活动准备:学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活动过程: 一、提出活动要求: 师: 同学们, 你们看, 我手上拿的是什么? ( 小棒) 看看胡老师要用这个小棒摆什么呢? 教师用小棒摆出数字“9”, 通过增、减、移小棒, 变成下面的数字“8、 6、5、3”。师:这些小棒变来变去的有趣吗?这里面藏着什么奥秘呢?别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摆小棒! (板书课题:摆小棒) 二、游戏活动: 1 、摆数字: 师:同学们,象这样的数字,你不知道有哪些? (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用小棒摆的数字。(2 )说一说这些数字和我们平时写的有什么不同? (3 )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数字? (4 )数一数这些数字它们分别用了几根小棒摆出来的。(5 )根据数字所用小棒的多少进行分类。同座位互相合作,请一组学生上台分一分,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2 、变数字: (1) 将摆的数字 1 增加 1 根小棒, 它会变成成几?猜一猜、摆一摆、说一说。(2) 将摆的数字 8 减少 1 根小棒, 它会变成成几?猜一猜、摆一摆、说一说。在这些数字中你还可以用增加或减少 1 根小棒,使它变成另外一个数。(3) 将
一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