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捞铁牛》教学设计[4].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捞铁牛》教学设计
课时: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捞铁牛》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重点:
具体了解怀丙和尚打捞铁牛的方法和道理,感知怀丙这个人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怀丙为打捞铁牛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学习其思维方法,提升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实验导入知浮力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做了一个有关浮力的实验。在容器内加入一半水,放入一个空的盆子,盆子是什么状态?
生:上浮
师:如果在盆内放入一把锁子,有什么变化?
生:下沉了一点。
师:再加一把锁呢?
生:盆和锁子都沉到水底了
师生总结:浮力是水对物体向上托举的力。物体越轻浮力越小;物体越重浮力越大。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浮力有关的课文《捞铁牛》
读题质疑定目标
(一)铁牛是怎么掉进水里的?
(二)谁去捞?
(三)怎样捞?(重点)
(四)如何评价此人?
三、深入探究明原理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自学)
1、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铁牛掉水的原因?
(二)解决第二、三个问题(师生合作)
1、打捞工作分几步?
(分两步:一是准备打捞:二是打捞铁牛)
学习“准备打捞”。

a出示第三段幻灯片,女生自由读,男生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字词(先、然后、再、又)可见,准备工作分四步
。师以第一步为例,讲解概括长句的方法(抓关键字),后面三步让学生自己总结。
c生总结
先 潜水找牛
然后 备船装沙
再 拴船搭架
又 拴牛连架
d.观看准备工作的幻灯片。明确每一步的目的。
e再次品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怀丙的周密。思考:怀丙做了这四项准备工作,怀丙能否成功的捞到铁牛呢?引导学生在下文中找到答案。
(2)学习“打捞铁牛”。
a.默读第4 、5自然段,怀丙是怎样打捞铁牛的?
:准备工作中提到的沙、船发生了什么变化?牛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泥沙——减少、船身——上浮、绳子——越绷越紧、铁牛——向上拔)
,喊出词语
:牛被拔出来之后又怎么做的?(读课文,看动画)引导学生归纳出:
划船拖牛

《捞铁牛》教学设计[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