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
肇州镇中心校 于灵芳
这是一篇怀念童年快乐生活的课文,“泥巴”是作者童年鲜明的记忆,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把我们带到“那段风一样的日子”,通过“放秋假到西河滩捏泥人泥物”和“累了、饿了备下野餐享用”两件事,展示了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全文首尾呼应,脉络畅达。回忆中抒发对童年快乐生活的眷恋之情。
教学目标:
1、 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热爱生活。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分以下几步进行: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你有一个什么样的童年,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你们说的真好,童年充满了快乐,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童年的课文《童年的泥巴》,板书课题,齐读。
泥巴给作者带来了快乐,课文通过哪两件事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童年充满快乐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句,咬文嚼字,有感而悟直至揭示主旨---理解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学会热爱生活。
让学生通读全文,从哪两件事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童年充满快乐了?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
(2)、班上交流,先把自己喜欢的句段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然后再说明喜欢的理由。(重点探究词语的巧妙运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加以指导:要读出开心、快乐的情感。
2、引导学生讨论
重点讨论课文第四自然段----运河泥、唱童谣、捏泥人、欣赏泥物、吹泥哨等场景。每一部分都让学生先读出自己的感受,再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孩子们的快乐。唱童谣、捏泥人一处:学生读后,追问:从这里知道了什么?孩子们会说他们很快乐、捏得又快又好。追问:“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让学生找出“脆生生、不长时间、转眼的功夫、精神抖擞”等词语。“边唱童谣就边捏出了这么逼真的泥物又说明了什么呢?”继续追问下学生体会到孩子们经常在这里唱童谣捏泥人。“这小河就是他们的乐土,经常这样唱童谣捏泥人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梦回故乡会这样想”出示课文第一句话:那条清澈的小河还是往昔的模样吗,那群泥狗一样的乡下孩子,还在玩着河泥,唱着清亮亮的童谣吗?学生齐读。
欣赏泥人泥物一处。先找到能够概括特点的词--活灵活现。再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写得活灵活现。引导学生发现原来在泥人泥物的前面都加上了修饰的形容词。明白了表现方法,就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按照文中的句式:有--的--、--的---、--的---,有--的--、--的--、---的---完成仿写。学生写后要求有感情地读出画面,读画面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掌握例举及运用修饰词的方法,更体验到了童年的乐趣。
吹泥哨部分。在指名读、练读之后引读:白牙、黑皮肤、红泥哨、多么漂亮的色彩请你读出色彩美;泥哨声、童谣声,多么动听的声音请你读出声音美;快乐的孩子

《童年的泥巴》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