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与发展期末论文社会 111 陈敬年;陆秋宇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探究【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城市化背景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留守儿童产生背景,概念界定, 具体规模,造成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发现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人身安全问题、性格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困境的一些制度性、法律性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不能跟随在父母身边、接受父母照顾, 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 农村) 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委托人代为监护,年龄在 6岁~ 16岁之间的儿童。近年来,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 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群体。①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一问题具有现实的迫切性。一、农村留守儿童背景及其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看,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富余劳动力趋向于向工作机会相对较多的城市迁移,出现了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和孩子)的现象。[1]而这一现象中尤其以留守儿童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 造成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我们称为留守儿童。据调查,全国 14岁及以下的留守儿童数量已达 万人,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的中小学生平均占全体学生的 % (周福林, 2006 ),有的省份(例如,湖南省)比例达到 60%(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 )。[2]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流动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 70% 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出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 普遍出现了人口结构的“ 3861990 ”现象,也就是“留守家庭”问题(《人口研究》编辑部, 2004) 。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3] ①据全国妇联、全国心系好儿童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 2010 年联合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 2010 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 5800 万人, 其中 14 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 4000 多万。外出务工年限在 1年以上的家长合计占了 6 成以上, 其中, 28. 5% 的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 年以上”(《“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发布》 2010 年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相当数量的农业人口将逐渐转为非农业人口,这将涉及数亿人口、持续数十年,与此相关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将会在很长时间内持续存在并演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特别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和比例还将增加和提高。二、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低效我国现行的是“分级办学”的制度,城市的办学资金由国家承担,而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资则由各乡镇承担,而乡镇的负担又几乎原封不动地转嫁到广大农民身上。这种资金投入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明显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主要体现在教育设施、教学管理以及师资队伍上。[4] (2)农
自我成长与发展期末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