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2.doc第五单元说明
——亲近鲁迅 走近鲁
迅
六年级上第五单元“初识鲁迅”,是以文学人物为专题的一组课文,非常有 特色。这个单元,从导语到课文,从课后思考题到连接语,从“资料袋”到“阅 读链接”;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从内容和形式上 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整组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尽管鲁迅是这组课文的 灵魂,但是,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认识鲁迅,丰满鲁迅的人物形象, 还是存在诸多困难。困难一,鲁迅的故事,学生平时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困难 二,鲁迅的成长背景,学生知道得也不会很多;困难三,鲁迅生活的时代,与现 今有较大的差距,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的做法,学生难以想像。因此, 时空的拉开,距离的拉大,都容易造成学生对鲁迅、对鲁迅的文章,特别是一些 含义深刻的句子,难以理解、不易体会。
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 命家”,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本是用怎样的表达方法来体现鲁迅的优 秀品质。本组的教学目标,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 方法;二是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如何达成目标,可凭借课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学习外貌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性格品质
本组课文,既有鲁迅笔下的人物外貌,又有他人笔下描写鲁迅的外貌,虽然 都写外貌,但方法各不一样。如闰土,鲁迅在《故乡》中对其少年、中年时期进 行了描绘,虽描写的点相似,但表达的效果完全不同;《一面》中阿累描写鲁迅, 却是在同一时间不同角度观察到的,表达非常细腻、准确,这些都值得学生去学 习。
教学中要引导让学生感受鲁迅笔下的外貌描写。《少年闰土》这篇文章,通 过对少年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然后出示中年闰土的外貌,进行比较,这样的比 较,能够丰满闰土的形象,同时带给学生对人物的认识造成较大的震撼。教师还 可以告诉学生,鲁迅先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高手,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塑造了 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如: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些 人物的描写。
这是鲁迅笔下的人物外貌描写,再来看看阿累笔下的鲁迅,作者和鲁迅的 “一面”之交。在这个过程中,突出人物描写、特别是外貌描写;老师要引导学 生进一步细细梳理文字,领会作者是怎样围绕外貌描写,使用了一些什么样的手 法来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一面》中的三处外貌描写由远到近,由粗到细,抓住最能突出鲁迅精神品 质的肖像特点一"瘦"进行着力刻画和反复渲染,第一次描写视角在暗处,只能模 糊辨出形体;第二处描写:在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须。这三 样都抓住了特征,直竖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象的特色,而黄白 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第三次的描写是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是前两次描写 的总绘,还是面孔、寸发、胡顺、长衫、烟嘴,只是更细致、更具体了。这样突 出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革命 事业的那种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时,总结外貌 描写的基本方法:①抓特征。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即区别于其他人的最 大的不同点。②有视角。要选择一定的角度去观察、去描写。描写有角度了,外 貌的表现层次也就丰富多样了。③表现性格。如果只是为了人物外貌而写人物外 貌,就会失去外貌描写的目的和意义。写外貌必须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最后 我们也可以当堂小练笔: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写一写外貌。
联系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本组课文还有一个重要的读写训练重点一一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及其方法。
含义深刻的句子有好几处,如:《少年闰土》中写道,他们和我一样,只看 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 容易碰壁吗?”等,不管是哪一处的理解都离不开时代的背景。如谈碰壁,就要 联系当时的白色恐怖社会;谈四角的天空,就要联系鲁迅小时侯的家境、所交往 的朋友……而这些文中并没有告诉我们。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好学生对“鲁迅的 一生”这一综合活动的开展显得尤其重要,我们需要通过带问题的探究性阅读, 通过互文的补照,了解鲁迅的生平,知道当时他生活的环境,这为我们突破教学 的重难点铺平了道路。
在回顾拓展中,提升鲁迅形象
交流平台安排的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讨论如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刚才已 经涉及到,这在我们的教学中已经非常落实,故将其省略;二是结合课内外的收 获谈谈“我心目中的鲁迅”。
鲁迅是怎样的人,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和实践已有所了解,但仅仅了解 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对鲁迅各方面的成就能说出一二,所以在交流这方面的 内容时向学生强调一点:抓住你认为鲁迅最了不起的一个方面做反馈。于是学生 就从“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革命家”、“坚强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