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宏观财政政策的微观效应传导分析 (一)
财政政策的微观性通常被认为是结构性的财政政策,即指财政政策在 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总量性政策不变的前提下,通过 改变政策的具体结构影响经济供给和需求结构,进而缓和由于供求结 构失衡而引起的经济总量的波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调整财政政策结 构变量,实现宏观政策的预期目标,是相对于总量变动的政策而言, 因此被称之为结构性财政政策,也有称之为微观性财政政策。然而, 我们认为,宏观财政政策的微观性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即政策的微观效应传导。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载体是市场中的微 观主体,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与发展,两者对象集 合的典型便是市场中的企业。由于政策的导向性作用,导致企业(微 观主体)的决策偏好、行为、效应发生改变而使得政策具有微观性运 行的特征,从整体上来说,各微观主体行为与效应的整合,又使整个 宏观经济运行趋于利好趋势。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竞争经济,经济运行必须遵守市场规律。市场经济 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微观实体,同样必须以遵守市 场规律为前提。但是市场存在失灵,并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盲目性, 伴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维持一个稳定的趋势。 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预期的不确定 性,容易失去经营方向和目标,造成企业内在的投资需求倾向趋于暂 时的弱化。如果加上受到国际市场供需失衡的不利影响,不仅对企业 企图走出口之路形成致命打击,而且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复苏和启动都 不利。此时,国家必然要采取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宏观经 济政策,选择不同的政策手段,作用于企业这个微观经济主体。以企 业作为政策调控经济的运行载体之一, 进而发挥政策的经济调控效应。 一、财政政策作用于企业的政策选择
政策选择这里是指使用各种财政策略和手段。作为作用于企业的政策 选择,主要是依据宏观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需要,通过改变财政与企 业之间微观的财政收支参数,实施相应的政策手段。总的来说,可以 从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财政收入方面的政策选择。财政收入方面的政策选择主要是税 收的结构性政策和加速折旧政策。税收的结构性政策是根据特定的政 策目标,在税收总量保持相对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税收结构的改变和征 税范围、税率等的调整,使增税和减税的政策具体作用到企业税收的 变动。而税收的结构性变动又包括税收的增、减、免、退及税率的调 整。增税是对企业已有税种和税率的调增或开征新的税种,使企业的 生产经营适应经济调控的需要,进行结构和方向的调整。税收减、免 是对企业税收的优惠和照顾,其中减税是从应纳税中减征部分税收, 免税是就应纳税款有条件的予以部分或全部免征。退税是为支持企业 发展,对已经入库的税款按规定程序部分或全部退给企业。税率的调 整包括调高和调低,是根据经济形势对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税率级次 和税率本身的变化。除税收政策外,财政收入对企业的政策还有加速 折旧,即对企业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条件下,允许其相关固定资 产加速计提折旧,让企业固定资产在其使用年限初期提取较多的折旧 费用,以便企业固定资产在尚能
宏观财政政策的微观效应传导分析(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