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行政争议与行政诉讼.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行政争议与行政诉讼
行政争议与行政诉讼
一、行政诉讼概述
二、行政争议论
三、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四、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关系
一、行政诉讼概述
(一)诉讼与行政诉讼
纠纷成立的条件:纠纷的主体是具体且特定的行为主体;利害关系的对立;双方当事人必须相互意识到对方的行为而实施一定的行为。
行政诉讼从民事诉讼分化出来的原因:
1、分权与制衡的法治原则。
2、给予人民权利以特殊保护。
3、为了保障公共利益或维护公共秩序。
4、出于诉讼经济的考虑。
(二)行政诉讼基本结构
1、行政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关系,包括两方面,即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
2、行政审判权与行政诉权的关系。
一方面,应当充实对诉权的保护;
另一方面,发挥行政诉权制衡行政审判权的功能。
二、行政争议论
1、行政争议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与相对人之间发生的、依据公法可以解决的争议:
产生在行政管理过程中;
主体特定;
利益之争的必然结果;
以特定的行政行为为前提;
具法律意义上的争议。
现实中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界限不清,原因如下:
1、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众多;
2、行政机关的双重身份;
3、行政管理既在外部管理,又有内部管理;
4、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划分存在争议时,缺乏解决机制。
2、行政争议判定标准
判断一个争议是否是行政争议时须综合考虑到主体因素、公权力因素、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的实质规定以及公共利益等多重因素,而在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权力行使者的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的实质内容:
主体因素
公权力因素
法律依据
权利义务的特殊性
公共利益因素
建立权限争议解决机制的建议。
3、我国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主要形式:
行政调解制度
行政申诉制度即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行政信访制度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用各种形式向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行政复议制度
行政诉讼制度
主要异同:
(1)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2)受案范围不同;
(3)法律依据不同;
(4)时效和程序不同;
(5)法律后果不同;
三、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1、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关系概述
2、域外做法:
各国对于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相互交织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采取二元裁判制度的国家而言,保留行政法院对行政争议的处理权是其共同的做法,不容民事法院借先决问题而扩张其对行政争议的管辖权;而英美法系国家则由同一审判组织对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一并解决,类似于我国的附带诉讼,体现出很高的诉讼效率。
3、附带进行与分别进行的划分标准
(1)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紧密程度;
(2)争议本身的复杂程度;
(3)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是否为同一法院管辖;
(4)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
4、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分别进行
(1)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二者并没有确定的模式,二者之间的关系应当具体分析,标准是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哪一个诉讼的解决构成另一个诉讼的前提条件时则须首先进行哪一个诉讼。
(2)先行后民
(3)先民后行
5、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请求

行政争议与行政诉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katfwsx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