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必修三高二历史考前训练.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必修三高二历史考前训练.doc必修三考前训练(一)
编著:王姗姗 审核:单高速
审批:
时间:2011年11月
姓名:
班级:
一、 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 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
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③君主专制受到批判
①②③ B.①②④
“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
工商皆本思想提岀
④经世致用思潮形成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朱熹参加完与陆九渊的鹅湖学术辩论后,途经武夷山分
水关,写下《题分水关》:“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暗喻朱、 陆二人在理学上有“异”有“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西东”指朱熹认为理是“生物之本也”,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
“西东”指“陆之教人为太简”、“朱之教人为支离”。
“合处”指都强调格物致知以“致良知”
“合处”指两人思想基础都是儒学,沿袭着封建伦理道德观
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思想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 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这段话意在说 明

5、伯恩斯在其撰写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 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 则。”以下言论不能支持这一看法的是


右图为《孔子讲学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用笔、墨画于纸上,此画应该是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讲学于野外,条件差,说明当时贵族垄断教育的 局面未被打破
孔子兴办私学,提倡“学在民间”
讲者跪坐于席,学生围于四周,说明孔子遵循“礼” 的平等思想
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
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①② B.③④
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 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 楹联实质上说明了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 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是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这两种思想都注重

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

必修三高二历史考前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21-08-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