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E-mail:dushuhxd@瞭望■本版编辑:韩晓东■电话:010-670780872015年4月1日顷阅《中华读书报》2015年3月11日第5版发表美国罗文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王晴佳《两会之上“任性”翻译——兼谈英语学习的一个误区》,甚有触动。外交部的一位普通翻译张蕾女士对“任性”一词的翻译会引起如此关注,从3月2日到如今,在全国政协、人大会议落下帷幕之后仍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实在出人意料。翻译如此“被关注”,实在有点“喧宾夺主”。此风起于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彼时,曾任江泽民、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翻译的朱彤跟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引起中外媒体广泛关注。朱的风头直追钱其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最近10余年来,温家宝、李克强总理的中外记者会的翻译均受到国内媒体密集关注。不过,此番王教授是从翻译角度入题。彼提出:“据现场人的目击,张蕾在听到这词以后,转头向吕核实,确定吕用的是‘任性’这词以后,随即将之译成了capricious。依笔者管见,吕新华所用的‘任性’一词,似乎应该译成determined,per?sis-tent或者unswerving这样的词语。如果要简单和口语化一点,那么就是要doourbest或者uptoouruttermostability来‘反腐’”。当“任性”成了网络热词后,现在人们通常的解释是“敢想敢闯”“敢于面对风险”(见《咬文嚼字》,2015年第2期)。愚以为,王教授出于大众对热词“任性”的新理解,作“与时俱进”的翻译,对翻译张蕾本人或广大读者不无裨益。但最初,不少媒体并非如此,他们的介入不免有点“无厘头”。据香港凰凰台3月3日报道,《明报》称,昨天(2日)的发言人吕新华发言说“太任性”,一下让小翻译傻了,“任性”怎么说呢,她就用cour?age,勇敢的(引案:翻译译作“capri-cious”)。其实“任性”我看有很多词,有很多夸张接地气的词,可以叫stubborn,也可以叫headstrong,也可以叫willful,很多词……这事前没有跟翻译沟通,不知道这个词。我是当过翻译的,领导人不要轻易现场发挥,尤其是不要轻易念诗,不要事前不和翻译说啊,翻译不可能现场给你编出来。新浪网3日也报道称:3月2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首场发布会,政协发言人吕新华答记者问。吕新华在回应反腐问题时用到了网络热词“大家都很任性”,女翻译当时“卡壳”,忙和发言人沟通,询问“任性”的含义。其实,“卡壳”在重大外事翻译中是很忌讳的。这里凤凰播音员,《明报》、新浪记者有误解。笔者也从央视新闻频道收看了记者会实况,目睹了这一“卡壳”情景。凤凰播音员和《明报》、新浪记者实在是冤枉了这位美眉译员。大凡在这样场合下,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都会派出一流译员,即便是初出茅庐,也是不久将冉冉升起的“译星”。几乎所有懂英语的人都知道“任性”怎么翻,岂有外交部的翻译会翻不出“任性”呢?遑论被誉为“国家队”的外交部翻译室的优秀译员呢?给吕新华作“交传”的正是先后毕业于杭州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蕾。现年34岁的张蕾和刚刚给李克强总理3月15日上午中外记者会作现场翻译的张璐(现任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张京被媒体圈内戏称“三张”张蕾为何会出现凤凰播音员的“傻了”和新浪记者所谓的“卡壳”?原来是我们这位吕发言人口齿不清,
最新版发言人一定要说好普通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