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大改造的重新认识和评价撰写时间: 201 2年 11月 28日姓名: ____ 邓余佳______________ 性别: ____ 女___ __________ 学院: ___ 人文学院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 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 _______772398594@____________ 摘要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他们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 经济等诸多条件, 采取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并行的方针, 实行逐步渐进的将生产资料私有化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低, 经济水平落后的情况下, 并不具备坚实的客观基础条件, 因此出现了许多历史性的曲折和失误, 而对于三大改造的评价问题, 在学术界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和尖锐, 同时又是众口不一的问题, 当年国家的领导人虽然有千百种理由去推行这一轰轰烈烈的运动, 但如今的我们在面对这个运动所带来的结果后, 以及在如今的改革开放的影响下, 对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去面对它, 重新认识并评价它。关键词: 三大改造评价负面影响现下, 对于三大改造的问题主要有三种评价: 一种是充分肯定,认为毛泽东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主要是在某些历史决议中; 第二种是基本肯定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些挫折和失误进行否定; 第三种则是基本否定, 而主要是从经济学方面对其进行解释。而我在翻阅可一些资料后, 我对三大改造也基本持否定态度, 没错, 我不会赞成第一种观点, 而对于第二种看法, 我觉得不能仅仅用“搞早了, 搞快了,搞急了”去解释这样一个大规模运动失败的原因(“失败”也许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在许多政治性文件中,包括一些早期的学术论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 三大改造解放了生产力。但是事实的确如此吗?我们可以来看看20世纪90 年代初一批学者对三大改造期间农村的劳动生产率的统计。举个例子:从 1953 — 1983 年, 每个农业人口所生产的粮食减少了 22 公斤, 棉花减少了 0. 05 公斤,食用油减少了 0﹒8 公斤。不仅如此,如果考虑到政府在这 20 多年间在土地上的物质投资大为增加, 如基本建设的投资增长了下 倍, 大型机械的数量增长了 464 倍,化肥增长了 77 倍,农药增长了 7 倍等因素,那折算下来的农业实际生产效率则将更为惨不忍睹,而而在工业上的情况也和农业相似,“三大改造”的拥护者, 认为工业与农产品的剪刀差,为国家的基建积累了 6500 亿的资金,但我们不能忽视比如百元积累所创造的国民收入, 如果我们以“一五”时期( 1953 — 1957 年)平均 75 元做比较, 1959 年这个数字降到了 19元。 1960 年居然变成了- , 而且就是我们的巨额的积累,是以人民普遍贫困化为代价的, 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用一种接近于“杀鸡取卵”的方式积累资源, 而参照我们如今的国民收入比例, 如果给群众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去追求富裕, 6500 亿根本不是什么天方夜谭。提到“自由”这个词,当
三大改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