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监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杂志》2014年第六期
1材料与方法
:水文指标(流速和流量等)、水质指标(CODMn、BOD5、氨氮和总磷),以及水生生物指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物种数、生物量)。监测方法:参照水和废水分析方法(第四版)[4,5],以及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对河流水质和生物指标进行监测。监测时间和断面:2003-2013年的水质数据来自于深圳市环境监测站,在流域上、中和下游设计有4个监测站;2003年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数据来自于文献[6];2006年和2013年的底栖动物,以及2013年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来自于本项研究。以2003年数据分别作为河流整治前的背景值,以2013年数据作为现状值。
(1)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浮游植物用采水器取河流中间水体以下0.5m处混合水样1L,用Lugol's碘液固定,并根据藻类数量沉淀浓缩至20~50mL,作定量计数用;定性样品用孔径为64μm的浮游植物网拖网过滤获得,用浓度为5%的甲醛固定。标本的观察在OlympusBX-41研究型显微镜下进行。定性样品在10×40倍下直接观察鉴定,藻类的鉴定主要依据胡鸿钧和魏印心[5]的介绍的方法。将定量样品摇匀后取0.1mL于特定浮游植物计数框内计数,计算结果以每毫升水中藻类细胞数表示。对浮游植物计数的同时,测量个体的大小。浮游植物的湿重通过测定体长和体宽,采用近似几何体积公式计算。(2)浮游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原生动物和轮虫定量样品与浮游植物共用,甲壳类浮游动物定量样品用25号(64μm)浮游生物网拖网1~2m距离,浮游动物样品用5%甲醛固定。样品在显微镜和解剖镜下镜检进行种类鉴定,经过浓缩后计数。对浮游动物计数的同时,测量每个个体的大小。其中,轮虫的湿重通过测定体长和体宽,采用近似几何体积公式计算;甲壳类的湿重则通过测定体长,采用体长和体重的几何异速方程计算。(3)底栖动物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底栖样品定性采用三角拖网,定量采用彼得逊采泥器,使底样倾入桶内,经40目分筛筛去污泥浊水后,把筛内剩余物装入塑料袋中带回实验室。为防止样品中的软体动物断体,并脱水和收缩,在现场加入1%甲醛进行固定。摇蚊幼虫分类加甘油进行制片镜检。所有样品在显微镜和解剖镜下镜检,进行种类鉴定,经过浓缩后计数。底栖样品生物量采用直接称重法。
,应用指示生物类群可以较好地反映河流状况,其中浮游生物、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使用较多的类群。因此,利用Shannong-Weaver多样性指数来衡量浮游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以及GBI指数来衡量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并应用生态需水来评估河流的水文系统恢复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013年的径流量,以及流域最小生态需水标准如表1所示。在河流治理以前(2006年),龙岗河的枯水期径流量满足不了最小生态需水的要求,平水期因数据缺乏无法评估。在河流治理以后(2013年),因进行了河流生态补水,即使在枯水期也基本满足河流最小生态需水的要求,而平水期的径流量达到较好的
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监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