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两首
中秋
咏月
十五夜望月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字仲初,唐代诗人,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今存诗五百余首。一生困顿,晚景尤为凄凉。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以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体。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光照射在庭院里,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进入了梦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今夜明月高悬,普天之下的人都在望月感怀,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呢?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赏析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树栖鸦”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朴实凝练。
“无声”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品析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动态的形象的感受,似乎看见了那恼人的秋思随着月的银辉一起洒落人间。
明月当空,是否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
苏轼
水 调 歌 头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