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员先进事迹材料
-----------___县___镇___护林员___先进事迹材料
___,男,___岁,___党员,___县___镇___村一名普通的护林员,___年___月任该村村委会副主任,分管林业工作,___年至今担任护林员,期间于___年曾担任--___水平、白素、古阳、安吉村片区护林员,无论工作岗位怎么变化,他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用一颗爱心精心守护着辖区内的每一片青山绿水,赢得了领导和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多次被县林业局和镇政府评为优秀护林员。每当人们问起他是如何实现这一佳绩的时候,他总是微微一笑,回答非常简单:“说”在嘴上、“看”在眼上、“跑”在腿上、“落”在实上。
“说”在嘴上
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让___深深懂得。___村有林地___余亩,分布在元宝星、温南玲、牛取尾等十几个大小山上,全村虽然只有百十户人家,三百来口人,但分散居住在近___个自然庄上,耕种的土地沟沟岔岔都有,可以说是漫山遍野,要当好一名合格的护林员,首先要让大家知道自己是护林员,虽然村“两委”和上级主管部门确定了自己的岗位,但要把这些农户都见一遍,没有一两个月的功夫很难完成,___是煞费苦心,自己买来纸张写好宣传标语,又把上级发放的宣传材料分类整理,装在包里,背在身上,只要有时间,他都会骑上摩托车或者开上三轮车,去不了的地方他还会徒步行走走庄串户,挨家挨户的宣传护林防火知识,遇到难缠户、钉子户,说他是多管闲事,认为自己在山上住了几十年,什么都懂,用不着他管,越是这样,他越是细心,苦口婆心___理,直至让他们能欣然接受才作罢。___年,___担任片区护林员期间,在___村巡查时,发现___某之妻在挨山根的一块地里焚烧玉米秸秆,山坡上滚落下来的树枝杂草遍地都是,他立即责令该妇女不要焚烧秸秆,以免发生意外,该妇女拒不听劝阻,说自己的农田第二天就要下种,不烧就来不及了,___一遍又一遍地向这位妇女讲解不要靠山焚烧秸秆的道理,并帮助她把秸秆抱在地边,才和她一起离开,第二天早上,该妇女还是点燃了地边的秸秆,引起周围荒坡火灾,虽经全力扑救,未造成大的损失,但___妻还是在救火中被烧得遍体鳞伤,见到___时,她泪流满面后悔莫及。___抓住这个典型,用喊话器录制了,在农户当中多次播放,收到好的效果,从此以后,在他管辖的林区内再无发生过焚烧秸秆的现象。每年冬春季节,都是___最忙的时候,随处可见他的身影,他苦口婆心的劝说每一个人要学习护林防火知识、不准带火入山、焚烧秸秆等道理,让身边的每个人都能自觉做到文明用火、安全用火,争当护林防火模范。
“看”在眼上
___经常严格要求自己,要把自己的眼睛锻炼成“火眼
2金睛”,既要看近看尽,又要看远看清,看近看尽就是要做到做到不管在哪个瞭望点上看,都要做到一眼把自己管辖的林地尽收眼底,做到心中有数,看远看清就是要做到不管站在哪里看,都要做到相邻的村、镇、县有了火情,离自己的山林有多远,便于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报告并提出救火预案,防患于未然。他还要求自己的家人也要练就这样的本领,由于家住山区,三个孩子都在外读书,___又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打工挣钱、种地糊口等等的活需要他干,妻子就会自觉地承担起巡山的重任,每逢节假日,还会让孩子们担当这一责任,自己和妻子一起出外劳动。他说护林防火是大家的事,必须发挥众人的作用。
“跑”在腿上
___时常告诫自己,护林防火的重点在于巡查是否到位,重点是否明确,关键要做到腿勤,绝不放过一个山头,一条小沟,一个可疑的人,一处细小的隐患点。记得有一次本地一药农上山采药,___在向路人得知这位药农随身携带火种且抽着烟上了山的信息后,立刻询问了菜农的去向、时间及着装打扮情况,并迅速展开了追踪,在三四个山头五六条沟之间,“跑”了好几个来回,才找到他,此时,这位采药人正斜躺在一块巨石上安详地抽着一根带把的香烟,见到___他惊呆了,掏出打火机双手交了上去,“狡兔三窟,难逃猎人手掌”,这是___第二次向他“亮剑”了。刘乃田说:对于
3一些本村的烟民,还是外来的可疑人员,不管初次还是老手,都必须反复劝说,加强教育,直至劝离,才能放心,而这一切不知要付出多少的辛苦。只有不厌其烦的“跑”才能做到巡查到位,不留死角,才能让我们的山林安然无恙。
“落”在实上
___说自己其实没有什么诀窍,就靠的十几年来如一日不懈的坚守,一定要把每一件事都“落”在实处。他对待护林防火工作是这样做的,对于山里的每一种资源也是这样的认真。--___水平村地上森林资源丰富,地下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一些不法分子侍机盗砍、盗卖,___在巡查中时常能遇到,也大有能捞到外快的时候,___坚决予以回绝,位于___村___自然庄的一棵白皮松,已有几百年的树龄,要几个人才能合抱,___年春节前后,不法
护林员先进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