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循证护理
【关键词】 老年人;,便秘;,循证;护理
[摘要]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探索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 根据32例患者产生便秘的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收集相关研究证据,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循证护理能有效地防治便秘,也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找出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有效干预方法,可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 便秘; 循证;护理
便秘是老年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粪性溃疡、肠梗阻、尿潴留,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如何根据病人产生便秘的具体因素和临床表现实施有效护理是一项有价值的课题。采用循证护理寻求科学完整的护理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我科对32例老年卧床病人便秘实施循证护理的实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51~92岁,平均年龄67岁。其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11例,心肌梗死8例,神经系统疾病6例,消化道疾病7例。临床表现为粪便干结、排便费力、便意及排便次数减少,常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并有头痛、头晕、口苦、口腔内恶臭味、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方 法
提出护理问题 (1)病情评估及便秘原因;(2)采取何种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
循证 根据以上问题,主要通过查询中国期刊网(CNKIKW)、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寻求解决问题的实证。检索发现引起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常见原因有[12]:(1)疾病因素。疾病导致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或拒食及活动减少,食物摄人量不足,致使进入胃肠的食物残渣减少,经胃肠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对结肠壁产生的压力过小,不能引起排便反射。(2)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等导致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从而抑制外周自主神经对大肠的支配引起便秘。(3)年龄因素。老年人口渴感觉功能下降,在体内缺水时也不易感到口渴,这使得老年人肠道中水分减少;同时老年人的肠蠕动频率降低,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长,导致便秘。(4)药物因素。许多老年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一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物可引起便秘。(5)环境及心理因素。住院致环境改变,患者原有生活规律被打乱,造成排便困难。患者有尽量减少陪护人员负担、不习惯或者羞于床上排便、出血病人怕排便会引起再次出血等心理,常常养成减少进食、忍住便意、依赖通便剂等不良习惯引起便秘。
护理干预[35] (1)观察评估病情。评估记录患者排便次数、性状及排便难易程度。向患者解释引起便秘的因素及预防措施。(2)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告之保持轻松乐观平和的心理能缓解便秘和不适,也可减少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保证日饮水量,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豆类等,蔬菜如韭菜、芹菜、蒜苗、菠菜、萝卜、丝瓜、藕等,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嘱病人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每日清晨可空腹饮300~500ml温水或蜂蜜水,刺激排便。(4)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老年人应缓慢建立定
老年卧床病人便秘的循证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