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刑法学第二十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上.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30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刑法学第二十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上.ppt刑法学第二十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上
本类具体犯罪虽然都不同程度地侵害了经济秩序,但因其表现形式不同而呈个别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往往只侵害到经济秩序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这就形成了本类犯罪的分类(《刑法》将其分为8节)。参见教辅1.
另外,本类具体犯罪侵害的客体往往是复杂客体。例如生产、销售假药罪,不仅是对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的侵害,同时也危害到公民生命、健康安全。
犯罪客观方面
本章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市场经济管理法规,破坏国家对市场经济的管理活动,致使国民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损害的行为。
国家经济法规,从纵向看包括工业、农业、林业、渔业、财政、外贸、海关、金融、商标、专利、税务、工商等方面;从横向看,包括市场主体法、市场运行法、市场秩序法、市场调控法和市场保障等法规,本章分为八大类。
这类犯罪首先违反了市场经济的管理法规,这既是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客观要件之一,也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
这一章一些犯罪采用了空白罪状的规定,这些犯罪的一部分构成要件直接规定在经济法规中,对这些犯罪的认定,必须参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章规定的犯罪行为,大部分以违反国家的市场经济管理法规为前提,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以违反产品质量法规为前提,走私罪以违反海关法规为前提,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以违反税法为前提,如此等等。
行为人违反有关的市场经济管理法规和破坏国家市场经济管理活动的行为,并不必然构成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只有对其中情节严重,致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遭受严重损害的行为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章的许多犯罪以情节严重、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这是本章犯罪的重要特点。
因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具有一般违法的特征,因此绝大多数行为均可以通过经济的、行政的处罚办法得到调整、治理,只有少数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才构成犯罪,并受到刑事处罚,因此,根据《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严格区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限是十分重要的。
本章犯罪在行为表现形式上一般由作为构成但少数犯罪如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等,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
犯罪主体
主体既可以是已满16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刑法所规定的单位犯罪,大部分集中在本章犯罪中,或者说,本章规定的大多数犯罪都可以由单位构成。
这是本章犯罪在主体方面的重要特点。
但也有一些犯罪的主体只能是特殊主体,例如逃税、抗税等。个别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单位,个人不能构成,如逃汇罪。
犯罪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主要表现为故意,而且大都出于牟取经济利益或者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但非法谋利或占有目的一般不是这一类犯罪中的构成要件,只有部分犯罪需要有特定的犯罪目的才能构成(如《刑法》第175条高利转贷罪、第187条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已修改)、第217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罪、第218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等,都明确须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刑法学第二十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平平
  • 文件大小1006 KB
  • 时间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