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工作联系制度实施意见
一、牢固树立依法解决行政争议的理念。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纠纷和矛盾不断凸现,行政争议呈现增多的趋势,且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能否预防和妥善解决行政争议,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市、县(区)政府与人民法院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依法解决行政争议的理念,建立完善工作联系制度,促进行政机关与审判机关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依法行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高效率、低成本化解社会矛盾和行政争议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健全解决行政争议工作制度。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渠道,要建立健全适应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工作特点的互动和保障机制。
一是从起在全市建立政府与同级法院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由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法院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遇有重大行政争议案件,应随时召集会议研究协调。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通报全市年度行政复议应诉和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研究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适用法律法规有关问题;研究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协调行政审判中的重大复杂行政争议案件,协调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互相衔接中的有关问题。各有关部门应按联席会议提出的具体要求和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认真解决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建立市、县(区)政府法制机构与人民法院行政审判机构之间经常性工作联系制度。市、县(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机构要经常向政府法制机构通报日常行政审判监督工作情况和典型案件的审理情况;市、县(区)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要经常向法院通报阶段性行政复议应诉等政府法制工作情况和行政执法动态。不定期召开行政审判和行政复议应诉方面的工作联系会议。定期交换有关资料,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实现资源互通与共享。对人民法院公开审判的行政案件,政府法制机构每年应当选择其中典型案件,有计划地组织相关行政领导和行政执法人员到法庭旁听,并在庭后组织有关人员与法院审判人员就案件进行交流探讨,分析研究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市、县(区)人民法院要精心组织好庭审旁听,发挥行政案件庭审的宣传和指导作用。
三是建立健全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从年起,凡以市、县(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为被告的,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时,市、县(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负责人应代表本机关出庭应诉,对案情重大,情况复杂的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应亲自出庭应诉。行政机关的法制机构要做好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提高行政诉讼应诉技能。行政首长确因特殊事由无法出庭应诉的,也可以委托本机关法制机构或法律顾问参加诉讼,但必须主动了解案情、过问应诉情况,不能将案件全权委托。
四是建立行政复议应诉情况报告制度。从年起,市、县(区)政府行政复议职能部门应在行政复议案件审结后15日内,将行政复议情况向本级政府法制机构书面报告;行政复议申请人向政府部门的上级业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作为被申请人的政府部门应及时将行政复议情况书面报告本级政府法制机制。行政复议机关和行
行政工作联系制度实施意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