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专题
力与运动
知识
网络
彳竜力与万有弓1力]
f齐神性廈的力一
■: E ■- l S
主交仆解出
門物体啊平樹
r-* B[级运动l
也式
»丄Q挞列站
一簟
滴運崖、向出加速度卜」
力与远%
•牛顿馆二窒挥
■"W
考点预测
本专题复衡、
描述与受力分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内容,它们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才能连成一个有机的整
、受力平衡在近几年 (特别是2015 年以前)都有独立的命题出现在高考
中(如2008年的全国理综卷I第 23题、四川理综卷第 23题),但由于理综考试题量的局限
以及课改趋势,独立考查前两模块的命题在 2017年高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小,大部分高考卷
中应该都会出现同时考查三个模块知识的试题, 而且占不少分值. 在综合复习这三个模块内
容的时候,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其理论体系为用数学
函数或图象的方法来描述、推断质点的运动规律,,平抛运动、追及 问题、实际运动的描述应为复衡问题,还是动力学问题,一
般都需要进行受力分析, 而正交分解法、 隔离法与整体法相结合是最常用、 最重要的思想方
法,每年高考都会对其进行考查. 3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与
此有关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 题型有选择题、 计算题等,趋向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产、
生活和科技中的实际问题. 此外,它还经常与电场、 磁场结合,构成难度较大的综合性试题.
亠、运动的描述
要点归纳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和解题方法
v t= vt .
2
,即
2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T内的位移之差 s为恒量,且 s = ^T2 .
3 .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等的时间
T内连续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si : S2 : S3 :,: Sn= 1 : 3 : 5 :,: (2n — 1)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ti : t2 : t3 : , : tn= : C;j2 一 1) : ( 3 —右§2) :,: ( Jn 一飞:n— 1).
4 .竖直上抛运动
(1) 对称性: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具有时间和速度等方面的对称性.
(2) 可逆性:上升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可逆向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来研究.
(3) 整体性:整个运动过程实质上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公式法: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一些有用的推导公式直接解决.
(2) 比例法: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其速度、位移和时间都存在一定的比例关 系,灵活利用这些关系可使解题过程简化.
(3) 逆向过程处理法:逆向过程处理法是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将物体的运 动过程倒过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4) 速度图象法:速度图象法是力学中一种常见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将问题中的许多关系, 特别是一些隐藏关系,在图象上明显地反映出来,从而得到正确、简捷的解题方法.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 .小船渡河:设水流的速度为 V1,船的航行速度为 V2,河的宽度为 d.
(1) 过河时间t仅由V2沿垂直于河岸方向的分量
直于河岸时,渡河所用的时间最短,最短时间
⑵
pl
V丄决定,即t =,与V1无关,所以当V2垂
min
V2
V1< V2时,最短路程
Smin= d;当 v〔 > V2
时,最短路程Smin = -1 d,如图1 — 1所示
V2
图1 — 1
图1 - 2
2 .轻绳、轻杆两末端速度的关系
(1) 分解法: 把绳子(包括连杆)两端的速度都沿绳子的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分解, 沿绳子
方向的分运动相等 (垂直方向的分运动不相关 ),即vicos 6 i电V2cos_ 6 2.
(2) 功率
力与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