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活动主题一:《图形的变换》活动主题二:《图案设计》活动主题三:《数学欣赏》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 、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 、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图案,感觉图形世界的神奇。教学重点、难点: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准备教具: 1 、挂图; 2 、方格纸; 3 、七巧板; 4 、作图工具授课时数: 6 课时第一课时课题:轴对称教学内容: 教材第 3~4 页例 1 和例 2。教学目标: 1 .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 .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2 )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4 )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 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交流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 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二、课内练习。 1 .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三、教学画对称图形。例题 2: (1 )引导学生思考: A 、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 、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3)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四、练习: 1 、课内练习一----- 第1、2 题。 2 、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课题:旋转教学内容:教材第 5~5 页例 3 和例题 4。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 、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 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 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 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二、学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 2 步,向右平移 2 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 、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 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 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 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 .学习例题 3: (1 )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2 )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 .学习例题 4: (1) 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2 )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3 )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
电脑绘画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