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捞铁牛》(板书课题)。
看到题目,你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应该在哪个字上?(捞)
大家一起读题目。
2、让我们先明确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精读感悟
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几项准备工作?用笔画出,标出序号。
如何捞铁牛的?
2、交流反馈
我看大家都已经坐的很端正了,端正的坐姿告诉我你们已经读好了,让我来抽选一名学生,看谁最幸运。
出示选词填空的课堂活动。
先 潜水摸牛 然后 备船装沙 再 并船搭架 又 牛架相拴
准备工作的序号可以调换吗?(不可以)
由此看出,课文是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写的,不能颠倒,我们平时在写作文时也要按一定的顺序。(板书:准备过程)
有如此细致周全的准备,捞铁牛一定会成功的。请小组合作按照怀丙的打捞过程给下列动词排序,并在小组内说说捞铁牛的经过。(板书:打捞过程)
我们随机抽选一组:
铲 浮 绷 拔 离开 划 拖 (你们组的答案真准确,你们都是认真的孩子。)
5、请同学们拿出导读单完成第二题:
和尚先让水手( ),再( ),最后( )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你发现了课文的4-6自然段是按照打捞铁牛的先后顺序写的。
生2:你发现了“先、再、最后”是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6、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捞铁牛的过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插入微课讲解)。
三、品悟写法
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请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看来用上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能把事情的经过交代得更清楚,这就叫言之有序。在今后的说话写作时,我们也可以用一用。
拿出导学单完成第三题:
场景:我放学回到家
先( ),然后( ),再(
《捞铁牛》教学设计[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