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年级美术课题:第 1课万绿丛中一点红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 、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 、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教学重难点: 1 、认识色彩的对比。 2 、如何运用对比色。教具学具:水粉颜料, 毛笔, 调色盘, 笔洗, 作业纸、报纸, 抹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 、欣赏: (1 )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2 )比较: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 、发现: (1 )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 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2 )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3 )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4 )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 、实践: 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作业展评五、课后拓展: 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设计一张贺卡, 送给自己的好朋友。第2 课时课题:第 1课万绿丛中一点红课堂类型:造型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自然界与绘画作品中色彩对比关系。 2 、进行对比色的原理,设计贺卡、招贴画等。教学重难点: 1 、认识色彩的对比。 2 、如何运用对比色。教具学具:水粉颜料, 毛笔, 调色盘, 笔洗, 作业纸、报纸, 抹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 、引导阶段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美好景色和大师优秀绘画作品。指导学生并与学生一起凭自己的对画面的理解交流各自的想象,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色彩处理的特点。让学生共同讨论:优秀作品中色彩对比运用的表现手法。让学生进行尝试、设计一幅招贴画,强调色彩对比运用多与少的表现手法。 2 、发展阶段在交流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想象用色彩的象征性进行描绘、从而形成主题突出、视觉鲜明的效果。指导学生运用色彩的少与多的变化特点与规律, 使画面色彩既统一又有对比性。让学生的作品富有诗意的或鲜明的画面效果。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作业展评五、课后拓展: 让学生设计一张贺卡,并根据贺卡的主题配置相应的色调,但要利用色彩的表现手法使主题鲜明。第3 课时课题:第 2课色彩的和谐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 、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 、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 、感受色彩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1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2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教具学具:水粉颜料, 毛笔, 调色盘, 笔洗, 作业纸、报纸, 抹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 、引导欣赏: (1 )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 )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3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 、目标发展: (1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红紫——紫——蓝紫黄橙——橙——红橙(2 )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3 )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4 )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 、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作业展评五、课后拓展:寻找邻近色的彩纸,用剪贴的形式表现色彩的和谐。第4 课时课题:第 2课色彩的和谐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 、从色环上了解邻近色。 2 、运用邻近色绘制一幅作品。 3 、感受色彩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1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2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教具学具:水粉颜料, 毛笔, 调色盘, 笔洗, 作业纸、报纸, 抹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 、引导阶段: (1 )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运用的录像,启发学生谈谈色彩的魅力。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室内设计中的色彩配合。(2 )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3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 、发展阶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复习对比色, 使学生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共同欣赏艺术家(美)罗斯科的《红黄橙》。学生学习调配邻近色, 并模仿艺术家的绘画方法,用色块加以表现。在练习过程中, 鼓励学生提出调配和表现中的疑问, 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展示部分学生练习作品, 通过评价和讨论进一步理解色彩和谐运用的规律。。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作业展评五、课后拓展: 进一步寻找邻近色的彩纸,用剪贴的形式表现色彩的和谐。第5 课时课题:第 3课美丽的纹样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
5年级美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