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研究
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是指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
t)上实现的金融活动。网络金融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在电子商务体系中网络金融是必不可
少的一环;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从而促使金融业走向网络化;降
低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网络金融具有四个特征:业务创新,网络金融以客户为中心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创新性
特征。这种创新在金融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管理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机构
充分重视与其他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商、资讯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网站等的业务合
作,另一方面,网络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也趋于网络化。市场创新,一方面,金融市场开始
走向国际联合,另一方面,迫于竞争压力,一些证券交易所都在制定向上市公司转变的战
略。监管创新,网络金融监管呈现自由化和国际合作两方面的特点
中国网络金融包括网络银行和网络证券。我国网络银行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业务
种类不多,业务量较小,网上业务还不能成为银行盈利的手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安全问
题、支付与结算问题、金融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管理观念问题。网络证券的发展问题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政策与监管问题,二是技术问题。
对中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的建议如下:一是加快支付系统和金融网络系统的建设。近期
内,我国支付系统建设应加快解决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支付工具及安全问题。二是
建设现代化的金融法制体系。未来的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经济将更加强调法制。我国
在法制建设上仍然比较落后,这种落后不仅仅表现在法律体系不完善上,还表现在法律的
制定常常跟不上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上,从而由保护变成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了。因此
必须尽快修改现有法律条款或重新制定适合电子货币结算特点的法律法规。三是改革专业
化金融体制。目前要做的是研究、设计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全能型金融机构的模式,在保
持金融系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逐步改革专业化的金融体制。
作者:狄卫平梁洪泽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刘梅摘自《金融研究》2000 年第 11 期
对网络银行的初步研究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网络银行是指那些通过电子通道,提供零售与小
额产品与服务的银行。网络银行主要有两种形式:网络分支银行和纯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区别在于:在产业组织方面,网络银行存在的基础不再是传统
银行所拥有的交易成本、信息完备性、监督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等优势,而是技术领先优势、
智力优势。在业务种类方面,网络银行虽然也从事个人业务和企业业务,但一般只从事零
售或小额的业务,以及公共信息服务(包括利率、汇率信息,经济、金融新闻等)、投资
理财服务和综合经营服务。在经营管理模式上,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有所下降,网络银
行更加注重综合配套管理、技术标准管理、个性化服务管理。在资产负债结构方面,网络
银行的利润将更多的来源于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而非传统的存贷利差。在经营绩效评价
方面,网络银行将把客户结构作为一个重要的绩效衡量指标。
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涉及到三个问题:一、监管网络银行的依据。虽然网络银行在相当
程度上改善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对某一类人和某些特定信息而言,信息获取成本、甄别
成本仍然很高,
网络金融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