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课题研究课例表.doc附件4:
《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的研究 》课题研究课例表
授课题目:《化空洞的叙述为生动的描写
授课年级
七年
学科
语文
执教者
王刚
指导者
研究小课题
发挥日记在写作中的作用的研究
针对的问题
日记内容空洞,表现力不强,没有真情实感
O
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指导学生日记的写法,积累写作的素材。让日记服务于写作, 为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真正改变学生被 动的学习状态。
本节课实现研 究目标的特色 设计
1、 例句投放,在感悟品读中体会叙述、描写的区别。
2、 方法指导,体会生动描写的妙处,运用具体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能 力提升,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设计
“化空洞的叙述为生动的描写”
一、 教学目标:
能说出叙述、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及其区别.
能掌握化空洞叙述为生动描写的方法.
学以致用,能描写出认真观察到的事物。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化空洞叙述为生动描写的方法。
难点:会运用具体方法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
三、 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 教学流程:
(一) 、激趣导入:又到作文课了,看到你们那愁眉紧锁的样子, 难啊?是不是觉得自己写的文章不够生动,不能得到高分啊?那你们想不想改变这种状况?想不想写出好文章?那今天我就教你 们一招,保准简单又实用,认真听啊!我的方法就是“化空洞的叙述为生动的描写”.
(二) :判断叙述、描写句及其区别.
例如:1.“爸,我要上学,我才五年级毕业,才十二岁,你怎么不让我上学了? ”小红哭喊着,摇着父亲的胳膊,可是, 父亲眉毛紧锁着,一句话都不说.
小红今年十二岁,五年级毕业了,她还想上学,可她爸不让她上了,她又哭又喊,也无济于事.
长江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蜿蜒的长江如巨龙一般自西向东缓缓注入浩瀚的东海.
答案:
概念:叙述就是用简练、朴实的语言,对人物的活动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作准确的介绍、交代;
描写则是用生动、形象、鲜明的语言,对人物和事物的特点作描绘、摹写、刻画。
区别:叙述重在交代过程,简练概括. 描写重在详细刻画,形象生动.
(三)“化空洞的叙述为生动的描写”的方法:
技巧一:
原句: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改句: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改句比原句逐步扩充了三个内容:
第一步,小银元从哪里落?
第二步,怎样落的?
第三步,落地后的响声、动态怎样?
这种逐步扩充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步步追问法”.
技巧二:上面追问的实际情况如何,可以通过演示实验了解到,但在制作时,你不可能凡事都能亲自演示一番,实际状态只 能联想和想像,使其合情合理,这个过程我们又给它取名为“想像延伸法”.
例句:我只见一个五十岁上下的长得很瘦的女人站在我眼前。
改句:我吃了 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颜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 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种方法叫“想象延伸法”.
技巧三:要使文章具体形象,描写生动仅有上面两种方法,还是不够全面的,比如,描写人物时,还得对人的某一
七年级课题研究课例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