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摘要: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公立医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医疗水平的关键。因此,从2005年就开始了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探讨,经过近10年的不断完善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颁布实施,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的特殊会计主体,不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而是更注重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再次将内部控制建设提上作议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快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对于实现医院的预期目标,确保医院资产的完整安全性,以及有效预防经济风险,杜绝贪污腐败、舞弊,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上都有着重要积极作用。因此,公立医院现阶段的医疗体制改革重点,集中于内部控制建设是正确的决定。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策略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仅注重了物质、精神生活的享受,在教育、住宅、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重视也得到提高。尤其是医疗行业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更是引起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对于公立医院而言,作为以卫生服务为主的非营利性组织,不似其他将最大化追求利润作为主要目标,出现各种问题的深层原因,多是因为内部控制不够完善导致。2012年我国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法律规范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从2014年1月起,行政事业单位都必须严格根据本身实际情况加强内部控制的进度。同时,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大力推动下,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已成为主流趋势。
当然,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建设更多的是对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管理,一般是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并严格依照制度执行实施,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率、收入、支出、固定资产、债务等项目的风险预防,确保公立医院财产物质的完整、安全,维持医院经营活动的公益性、经济性、效率性、持续性及畅通性。这是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内部控制建设环境不佳,意识薄弱,认识不足
公立医院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具有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性,不以追求最大化利益为目的,资金都来源于政府拨款,或是社会捐赠等,因此对于医院经营资产的内部控制并不重视。同时,公立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多在医学上具有突出成就,具有娴熟的临床经验以及过硬的医疗技术,在提高医院医疗水平上做出巨大贡献。但有得必有失,这样的公立医院管理高层,缺乏管理经验,对于内部控制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他们的认识中,内部控制就是单纯的稽查、审计、会计等部门的责任,对于医疗其他部门没有任何关系。这样薄弱的内部控制建设意识,也造成了内部控制内容制定的偏差,将重点集中在成本控制和安全控制两方面,缺乏了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全面性认识,无法根据内部控制内容营造出良好的内部控制建设环境,严重阻碍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改革完善的脚步。
(二)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及制度,岗位分工不明
当前,国内公立医院所制定的一些规范、制度和程序等都是针对某一具体情况完成的,并没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因此,导致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费用支出、固定资产
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