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生态乡村建设的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乡村的实际,就加强生态乡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强化“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理念,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构建生态人居、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力度,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社区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努力把全乡乡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
结合乡村实际,重点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建设。
(一)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突出村庄建设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三大重点,加快构建环境优美宜居的农村生态人居体系。
1、扎实推进村庄建设改造。以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便民利民”的新型农村为目标,以集中连片开发为主要形式,合理调整村庄布局,扎实推进村庄建设改造。要适应新型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坚持超前的规划理念,乡村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为指导,充分考虑人口增减、经济条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承载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科学编制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配套。要因地制宜,突出乡驻地村、土地综合整治村等重点村庄,科学确定建设时序,积极稳妥推进村庄建设改造工作。结合村庄建设改造,加大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在住房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力度,山区村的建设改造要重点普及沼气、太阳能、秸秆固化等新型能源利用工程。
2、加快完善农村环保设施。突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等重点,切实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奠定基础。
(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自然资源保护、恢复以及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实施生态环境改善工程,加快构建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1、加强生态屏障建设。按照上级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镇”统一部署,积极实施三年水系造林绿化工程。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重点抓好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林和河流汇水区水土保持林绿化工程。
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思路,加大监测、监督、治理力度,努力维护农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河流源头、沿岸水源涵养区和水库库区实行强制保护,加大对矿山、岸线等地质地貌的保护。要严控面源污染,从生产环节入手,以减量化、无
关于加强生态乡村建设的意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