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炽痛、泛滥、默契、嗥鸣、斑斓、谰语、怪诞、亘古”等词的读音、词义。
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3.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层体味作者的家园情、故国情。
3、德育目标: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深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欣赏精彩句、段,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的抒情脉络,理解文章两段之间的关系。2.了解文中某些语言的含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教学时宜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家园情、故国情。
教学方式: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生同背家乡的诗词。关于故乡,刘邦吟过“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杜甫也曾说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崔颢写过“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故乡是这样的美好,又是这样难忘。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而对那些在战争时期失去家园的人来说,故乡则是一个带着伤痛的梦。
介绍作者:端木蕻良(1912-1996),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
三、检查预习:炽痛 泛滥 嗥鸣 山涧 斑斓 碾 丰饶 污秽 谰语 怪诞 亘古 默契 田垄 蚱蜢 镐头
四、要求: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情感;思考问题,关注旁批、阅读提示,“土地的誓言”如何理解???
五、整体感知:
1、这是一方怎样的土地?富于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等等;土壤的香气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秋天,银线似的。
2、作者在这里有过怎样的生活?欢乐、美丽、富饶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3、我的誓言是什么?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回到故乡,解放故乡)
4、为社么要回去要解放故乡?介绍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略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家乡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再来欣赏一组图片:面对国土的沦陷,试想,对于东北大地,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
六、赏读课文:
1、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作者的那份强烈的伤痛?“埋葬”“泛滥”
2、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
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3、身份:其实,不仅是作者在热爱着、惦念着他的故乡,故乡也在呼唤、召唤着作者。(旁批2文章多次写故
土地的誓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