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早记载哈雷彗星的书
最早记载哈雷彗星的书
题目:
古代中
录,它记载在()一书中。
A. 《春秋》
B. 《墨经》
C. 《诗经》
D. 《尚书》
答案:A
解析:
中录时间之 早,首推《春秋》。《春秋》说: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 年)“秋七月,有星学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哈雷 彗星的确切记录。论所记资料之早,则首推西汉的《淮南子》。
《淮南子•兵略训》说:“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 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据中国天文学家张饪哲 推算,这是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回归的记录。从公元前240年 起,哈雷彗星每次出现,中录之 详,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哈雷彗星的原始质量估计小于10万亿 吨。如取近似值,彗核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克,则彗核半径 应小于15公里。估计它每公转一圈,质量减少约20亿吨,这只 是其总质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它还会存在很久。
【相关阅读】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编号:lP/Halley)是每76. 1年环绕 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1656- 1742)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哈雷彗 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至少在西元前240年,或西元 前466年,在中国、古巴比伦、和中世纪的欧洲都有这颗彗星出 现的清楚纪录,但是当时并不明白这是同一颗彗星的再出现。据 朱文鑫考证: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统二年
(1910年)共有29次记录,并贴合计算结果。哈雷彗星的轨道周 期为76〜79年,下次过近日点为2061年7月28日。
中载,最早可上溯到殷商时代。“武王 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 其柄。时有彗星,柄在东方,能够扫西人也!” (《淮南子•兵 略训》)据张饪哲推算,这是公元前1057年的哈雷彗星回归的记 录。更为确切的哈雷彗星记录是公元前613年(春秋鲁文公十四 年)的“秋七月,有星学入于北斗。”(《春秋左传•鲁文公十 四年》)这是世界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从公元前240 年(战国秦始皇七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回归,中录有时是很详细的。其中最详细的记录,是公元 前12年(汉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学于东井,践五诸侯, 出何戍北率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十三日, 夕见西方,犯次妃,长秋,斗,填,蜂炎冉贯紫宫中。大火当 后,达天河,除于妃后之域。南逝度犯大角、摄提。至天市而按 节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日与苍龙俱伏。”
(《汉书•五行志》)中录较精确可靠。
20世纪初,英国人克罗密林和科威耳以前利用中录,跟计算所得的每次过近日点时间和周期相比较;最古 记录上推到公元前240年。对照结果都比较贴合,足证古代记录 的可靠。五十年代法国人巴耳代在完成研究1428颗彗星的《彗星 轨道总集》之后断定说:“彗星记载最好的(除极少数例外),
最早记载哈雷彗星的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