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内容摘要谦抑即谦和、节制,刑法谦抑性作为刑法的一种属性,一种精神,从本质上体现了一种“慎刑’’思想。刑法谦抑主义作为现代刑法的重大价值理念之一,指导着当代各国的刑法改革,推动刑法改革运动的开展。改革的先导在于观念的转变,而对刑法谦抑性的认识和了解则是一个良的开端。国内外学者对谦抑的问题已有一些研究,该问题并在进一步引起重视,对其概念的界定、要素、表现及其实现途径仍需做更深入的研究。面对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突显的实际,在新的社会领域理应把一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予以犯罪化以稳定社会秩序,但盲目信奉刑法万能,则会带来侵犯自由乃至导致专制的潜在危机。在构建法治社会的当下中国,在刑事立法进程中恪守谦抑的价值追求,力使刑法适当介入社会生活,将为刑法法治奠定了良好的根基。这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拟对刑法谦抑进行理论概念上的剖析,探究刑法精神的历史变迁,捕捉不同时代其所含的谦抑元素,研究谦抑性的不同表现及其实现的方式,最终明确刑法谦抑不但是过去和现在的一个历史过程,更是将来刑法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对世界范围内各国刑法改革进程中,刑法谦抑性的实现路径、在中国的当代境遇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梳理剖析,在刑法谦抑性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对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进行了理性思考。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界定,刑法谦抑性的思想溯源及内涵界定。刑法谦抑思想在欧洲大陆产生有其历史根源,人文主义、启蒙运动以及刑法理性主义的熏陶使其具备了近代刑事立法的时代特征。介绍分析了中外学者所提出的有关刑法谦抑性的概念,指出其中存在的以偏概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从社会结构、思想文化和刑罚观念三个方面分析了刑法谦抑性的多维基础。第二部分:对刑法谦抑性的价值蕴含进行了探析。认为刑法谦抑性的价值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刑法的紧缩性。认为刑法对调整范围的选择应更为慎重,让位于行政的、民事的、道德的等其它制裁体系。随刑法调整的覆盖面扩大,但刑法紧缩的特征却愈加明显,刑罚的暴力性逐渐降低,非刑罚手段逐步侵入刑罚体系内部;第二层含义是刑法的补充性。刑法只能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在其他手段无效或显示出功能不足的状况时,才可动用刑法。最后一层含义是刑法的经济性,刑法谦抑是刑罚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经济思想的必然产物,刑罚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刑罚效益的实现都要求刑罚资源的慎用,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的预防和抗制犯罪。第三部分:刑法谦抑性的实践考察。首先介绍了近代西方国家在非犯罪化、非刑罚化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在刑法谦抑性的中国考察部分,首先介绍了刑法谦抑思想在中国古代刑法思想中的孕育和体现。重点以许霆案为例本,分析了刑法谦抑性在此案件中集中反映出的与我国现行法的种种冲突。第四部分:刑法谦抑性在中国刑法中的实现。分析了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及轻刑化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内涵。对其概念、理论背景或基础及具体实现方式,及其在中国的当代境遇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梳理和剖析,并在刑法谦抑性的价值取向的指导下, 对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2 关键词: 刑法谦抑性社会结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Modest orbe tomodest andgentle,control,from corporal punishment ismodest or nature iscorporalpllIlishment one kindattribute,one kind ofspirit,having embodied one kind of¨careful punishment什thought puIlishment ismodest or doctrine is one ofsignificant modem corporalpunishment value idea,carrying out the corporal punishment being guiding thepresent ageevery country beingreformed,driving corporal punishment toreform motion' guide who reforms liesintheconcept turn around,but modest thecognition restraining nature about are agood beginning then and abroad the scholar isface tof
刑法谦抑性关于--_--兼与 许霆案的罪与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