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伴我行—感恩教育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内容摘要:教会学生心存感激,那么孩子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热情……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我们应该感谢父母; 老师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幸福并有能力获取幸福,我们应该感谢老师;朋友让我们体会到友谊的芬芳,我们应该感谢朋友,自然界赐予我们无穷无尽的生存物质,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本文主要从以上四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利用思品课课本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思想品德课“ 学会认识, 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做事,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而感恩教育则是四大教育支柱的综合体现。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感恩教育分三个层次进行,即:知恩教育,使学生知道父母之恩、老师之恩、社会之恩、他人之恩、党和国家之恩、人民之恩; 感恩教育,使学生感悟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离不开老师,离不开同学,离不开社会上所有的人;报恩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简单的报恩是物质回报,重要的是以自己成人、成才来回报整个社会。一、让学生知道感恩的重要性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常怀感恩之心,从个人角度而言,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会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会让人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从而关心、尊重他人的生命。从社会角度而言,常思回报,少索取,将使整个社会稳定、和谐,它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通过感恩教育可使受教育者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从而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生活在充满温馨与关爱的社会之中。目前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 90 后的孩子,许多是四二一家庭中的一,在家中他们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家庭、他人要求很高,对自己要求很低,只知索取,不知奉献。他们往往从自我的角度来选择行为方式而不考虑他人,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贪婪等性格。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段,人的可塑性最强,再加上初中生有喜欢模仿,善于模仿的特性,因此这一时期要让他们知道感恩的重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他人的关爱之情和大自然的赐予之恩。让学生学会感恩,他们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相处和合作,才能让自己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才能让自己生活地更幸福、快乐!他们是否具有感恩之心,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败,而且也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呢? 二、感恩教育与初中思品课的结合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我们的孩子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更要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样学会感恩。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吃水不忘掘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我们感谢父母,因为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感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感恩伴我行—感恩教育与初中思想品德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