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 指南制定的过程关于指南文本三部分指南制定的背景一. ?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着数千万幼儿的发展, 寄托着数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0 年12月1日) 背景 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 )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重视理解幼儿的知识与能力,教育幼儿的知识与能力。背景 2: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落实《儿童权利公约》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 ) *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加强幼教质量监控,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进一步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引导家庭、社会的幼教价值观和方法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 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自觉抵制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背景 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研制《早期学习与发展标准》最初始于美、英、德、法等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儿基会支持许多发展中国家为确保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幼儿的入学准备水平而研制类似文件。借助“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教育部基础司从 2006 年起,与儿基会合作,组织我国幼儿发展与教育方面的专家,开始着手研制以家长和教师为主要使用对象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制定的过程二.
3—6岁儿童指南概述(新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