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收获小麦的注意事项.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收获小麦的注意事项
篇一:小麦收购注意事项
新小麦的储存和使用
小麦是一种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丰富的饲料原料,由于与玉米价格差距较大,可以极大降低养猪养殖,,无论是饲料厂还是养殖厂大多会关心新小麦的储存与安全使用问题, 根据新小麦的储存特点,提醒广大养殖户朋友们使用新小麦须注意的事项,以便给您提供必要的帮助。
首先我们共同了解一下新小麦的五个储存特点:
第一、吸湿性强:小麦无外壳保护,种皮较薄,组织结构疏松,吸湿能力较强。
第二、后熟期长:小麦后熟期较长,品种不同,后熟期长短也不同。大多数品种后熟期从两周至两个月不等。含水量适宜的小麦,完成后熟作用之后,品质有所改善,储藏稳定性还有所提高。
第三、较耐高温: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水分17%时的小麦,在温度不超过46℃时进行干燥;或水分在13%以下时,曝晒温度不超过54℃,酶活性不会降低,发芽力仍然得到保持。
第四、具有耐储性:小麦最大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耐储性。完成后熟的小麦,呼吸作用微弱,比其它谷类粮食都低。正常的小麦,水分在标准以内(%),在常温下一般可储存3~5年或低温(15℃)储藏5~8年。
第五、易受虫害:小麦是抗虫性差、染虫率较高的粮种。除少数豆类专食性虫种外,小麦几乎能被所有的储粮害虫侵染,其中以玉米象、麦蛾等危害最严重。小麦成熟、收获、入库正是夏季,正值害虫繁育、发生最适阶段,入库后气温高,若遇阴雨,就造成害虫非常适宜的繁育条件。
其次根据新小麦以上五大储存特点, 总结了新小麦贮存使用中需注意的事项,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根据小麦吸湿性强的特点建议养殖户在收购小麦时严格控制水分,%以下,如果预计一周内可以用完,必要时水分可放宽至13%以下;在使用储藏过程中应注意除湿、防潮;小麦在后熟储藏期间,呼吸代谢作用很旺盛,会释放较多的水分和大量的能量,可能会出现“出汗”和“乱温”现象。因此,后熟期间小麦的储藏稳定性较差,所以储藏期间应勤检查、严管
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建议每三天检查一次粮温,一般为粮温不超过36℃为正常。
第二、妥善解决因小麦后熟期所带来的副面影响。大家知道,新小麦刚收获之后,面临一个较长的“后熟期”的过程,有的需要经过1~3个月的时间。后熟期的长短因品种不同而不同,通常是红皮小麦比白皮小麦长。一般是春性小麦有30~40d,半冬性小麦有60~70d,冬性和强冬性小麦在80d以上。其次,小麦的后熟期与成熟度有关,充分成熟后收获的小麦后熟期短一些;提早收获的小麦则长一些。那么小麦后熟期过后品质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后熟作用对小麦中的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脂类、酶类均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小麦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小麦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由单糖、低聚糖和多糖组成,在储存初期的后熟过程中,主要由低聚糖合成高聚糖,随着后熟作用的完成,小麦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减少,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戊聚糖的含量逐渐地增大;
(二)小麦中含氮化合物的变化:对于新收获的小麦,经后熟作用,可以利用自身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并通过ATP的能量传递,在蛋白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将氨基酸合成多肽链,进而形成蛋白质。新收获的小麦中主

收获小麦的注意事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xdoer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21-08-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