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逢军教授: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我们今天讲课是题目是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 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作为中医保健、中医养生的学者经过了大约十年左右的观察, 发现现在的儿童保健的的确确是我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今年 53岁, 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 一个班里, 50 多人, 大概有一个戴眼镜或者是一个班里一个戴眼镜的都没有。那个时候, 凡是小孩戴眼镜的在学校里就这么几个, 可是现在一个班里只有一个或两个不戴眼镜的。这说明什么呢?问题非常严重, 中医讲:“百脉皆朝于目”,就是眼睛这一圈,它和身上的百脉都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当小孩的时候, 眼睛就开始弱视, 这标志着这个小孩他整体的身体状况是处于弱势,这个事情可以说是不得了了。中央电视台一个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有一次到我这里来聊天, 他说他主持了一个关于忧郁症的节目。他说现在据统计, 青少年全国的忧郁症是三千万。我呢, 临床的机会比较多, 一个礼拜至少看大概 700 人左右, 礼拜五专家门诊、礼拜五下午专家门诊、礼拜六上午专家门诊。我的专家号呢, 一下午半天挂 300 人, 那么礼拜一上午这 600 个号一抢而空,下午来基本上就挂不到,我还留了 50 个号照顾外地坐火车、飞机来的。我呢, 至少要看 700 个人, 那么在这 700 个人当中, 小孩占了四分之一。所以我就感觉到儿童的保健牵扯到祖国的未来,今天讲课的目的:跟国家科技部门已经作了这个准备,要搞一个对比。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 60 个孩子在同龄人中,选 30 个孩子比较矮的, 学习成绩比较差的, 精力不集中、多动的, 那么经过中医养生调养, 调了六个月以后, 会发生什么变化, 从十年来的临床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凡是到我那里中医调养的, 无非就三件事: 一个是在班里同年龄当中个子矮的, 再一个就是多动症, 第三个就是弱视。那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了呢?一般来讲, 大概半年以后, 这些孩子都是在班里个头是前几名的, 由最矮的, 变成前几名的。学习成绩从比较差的, 也越到了前五名左右,当然性格也发生了变化。有一次, 我们举行了家长座谈会, 有一位孩子的爷爷很激动啊。一边说, 一边掉眼泪, 老头掉眼泪的不太多。他说什么呢?他说我这个孙子原来在家里是什么呢?叫万人烦, 我都烦了。一来到家里, 就躁动不安, 踢冰箱, 往桌子上一坐, 闹了个天翻地覆, 弄得我心脏却受不了。他一回来把门关上, 不搭理他。在学校里, 老师是经常告状, 结果经过养生调养以后呢, 这个孩子变了。在学校里学习成绩排在前面, 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关键是回到家里, 爷爷您吃不吃苹果, 我给您削苹果吧, 削完苹果就去做作业, 写完作业没事了, 就陪我看电视。怎么中医调养还改变世界观和方法论呢? 实际呢?这又回到了我们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观点: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有一个平衡的物质身体,他就可以产生一个平衡的精神状态。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个物质身体,单纯的强调它的精神的反作用, 那是什么?那是唯心主义。我们想一想, 我们的生活当中是否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这个孩子做小动作啊, 这个孩子不听话啊,要进行纪律教育啊。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就是这样,我们有谁考虑过这个孩子他是物质身体失衡了, 当物质身体是失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他的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是有限的, 他不能控制他的精神。有的时候,我看到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我都心酸啊, 为什么呢?小倒霉蛋!他本身他的物质身体失衡了,学校老师批,家里家长打、骂, 倒霉死了。因为他是一种失衡的, 一种病态。当我们看到的一些孩子成长起来了, 从心眼里高兴。有些母亲带着孩子来的时候都是在腋下这么高, 过几个月后一下子有他妈这么高了, 家长也高兴, 孩子也高兴。所以呢, 就跟科技部门同志在聊天的时候, 大家都感到这是一个工程, 这是一个事关系到我们祖国的下一代身心状况的大事, 所以准备搞科学列项, 这个事情搞了十年了, 它已经是成功的了。但科学毕竟是严谨的,是要数据的,光说这个好、那个好,那只是一个一般的说法。必须是在同一个学校, 为什么在在同一个学校呢?因为在同一个学校, 教育是一样的, 能对比出在同等教育情况下的学习成绩。他必须在同一个地方, 因为同一个地方的人、饮食都是一样的, 基本上都差不多, 水土都差不多, 所以身高身矮才能对比出来。那么通过数据,最后来认定这种方法是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下面我就讲一讲我们少年儿童经常出现的一些症状。第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叫精力不集中或者严重一点下个结论叫多动症这种情况现代医学把它划在精神一类的问题, 主要的方法是给孩子吃镇静药物。这个可千万要不得,他可不是精神上的问题,你给孩子吃多动症的这种精神类的药物, 这跟我们睡不着觉吃安眠药差不多, 控制他兴奋, 那么也就是说接近于治疗病一类的药物。这孩子如果吃上几年
刘逢军教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