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 防 艾 滋 病 教 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学,使学生;
1、知道什么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什么是艾滋病病人。
2、了解艾滋病的症状。
3、能分析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教学重点:
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教学要求:
通过学生对艾滋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外貌特征的叙述和教师讲解,使学生知道生么是爱滋病病毒感染者、什么是艾滋病病人以及二者的区别。
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症状,初步认识其临床表现的复杂多样性。
通过案例分析及学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能归纳出艾滋病对这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活 动 描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外貌特征
【目 的】使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外表上与健康人并无区别。
【形 式】象自己认为的艾滋病百年孤独感染者外貌体征,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具体操作】
(1) 教师提出问题:“请你想象一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什么样子?
(2) 在学生想象的同时,教师以下列问给予引导和提示:你觉的他(她)„„
是年长者还是年轻人?是男的还是女的?是高个子的还是矮个子的?是
胖些的还是痩些?头发和皮肤是什么颜色?是做什么的?是穷人还是富
人?„„
(3) 几分钟后,教师请学生把自己想象的结果写在教材上,并与他人进行交
流。
(4) 请学生谈谈他们是根据什么进行想象的?想象的结果是什么?
【小 结】根据学生教材“资料集装箱”栏目总结,说明从外表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健康人并无区别,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都具有传染性。
【提 示】
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想象的结果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能认为只有那些穷人、有性乱史的人或吸毒者等才会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而生活富裕的、又体面工作的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的。这些是错误认识与他们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的不全面有关。其实,是否会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行为,而不在于人的职业和身份。所以,要通过规范人的行为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教师小结时要注意强调:艾滋病病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均具有传染性。正是因为从外表上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健康人没有区别,才是艾滋病的传染更具有隐蔽性和危险性,很难引起人们的警觉。且一般潜伏期又较长,所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较艾滋病病人更易传染艾滋病病毒,是重要的传染源。
预 防 艾 滋 病 教 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