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社会信托投资基金基本制度的建立.docx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社会信托投资基金基本制度的建立
摘 要:本文以信托制度与国有资本管理的结合为主线统领全文,构架社会信托投资基金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对基金设计原理、保障基金运行制度的介绍,文章重点对社会信托投资基金的利润分配制度进行了观点阐述:信托基金税后利润首先应满足基金自身再投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财政预算的压力,但基金再投资并不能完全替代财政预算在生产领域的投资;剩余利润可用于社会福利;去政府化后的国有资产的宏观调控功能应该被淡化。
关键词:国有资产改革 社会信托基金制度 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不同领域国有资本的性质和功能不同,决定了对其的管理体系必须有所区别。追求盈利的竞争性领域,政府力量对企业运行的过多干扰被认为是导致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国有资本普遍存在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特点,又因竞争、与民争利的嫌疑,所以理论界一直存在是否应让低效率的国有资本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的讨论。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竞争领域的国有资本还有重要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它应该同其他市场主体处于公平竞争的位置上以实现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一方面政府不应该赋予其额外社会责任负担,另一方面政府也不应对其有过多扶持。反思竞争领域国有资本的管理体制,问题的症结不是国有资本的低效率,而恰恰在于国有产权政府代理的低效率。对此,有学者提出通过建立"社会信托投资基金"完善竞争领域国有资产的管理体系。信托是以资财为核心,以信任为基础,以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即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收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的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行为。

从理论上分析,信托制度完全适用于竞争领域国有资产去政府化目标的实现,并能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但实践中经过信托制度改革的国有资本管理体系还能发挥国有资本原有的职能作用么?此外,竞争领域国有资产规模庞大,即便分出许多个社会信托投资基金来进行相互独立的投资经营,每支基金的规模也在千亿级以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目前我国《信托法》对信托公司注册资金的要求是不少于3亿元人民币,这相对于受托的国有资本规模显得微乎其微。以上对社会信托投资基金的分析提醒我们,社会信托投资基金与普通信托基金不同,这种不同直接体现其制度设计的特殊性上。社会信托投资基金的制度设计十分复杂,例如如何统筹兼顾安全与效率,才能在经营过程既保证信托资产的安全性,又很好的实现国有资本的增值功能。
一、社会信托投资基金的设计原理
社会信托投资基金的设计原理是:由全体人民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委托人,将原来政府代为持有的竞争领域国有资本委托给合格信托机构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打理,分散投资、虚拟化经营。

二、保障社会信托基金运行的相关制度
并不是将国有资产委托给信托机构就会达到脱离政府干预、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的目标,信托基金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一系列的制度维护。
1、国有资产受托人的准入制度
根据我

论社会信托投资基金基本制度的建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